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2013】第12期
来源: 发布时间: 2013-03-07
 
  
 
 
 
第十二期
 
 获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三月六日


 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
做好全年工作专题信息之三
 
 
 
 
强化基础建设  提升服务能力
县卫生局全力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县卫生局局长  朱耀东
 
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后,卫生局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认真安排部署,重点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以赶超发展”为总基调的工作思路,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要求,突出“两个重点”,实现“三个保障”,强化“两项监管”,努力推进全县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突出“两个重点”。一是重点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全县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上级卫生项目规划要求,继续推进公共卫生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县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项目;谋划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做好开工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启动位庄、冯庄、大新庄卫生院病房楼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实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工作目标。二是重点推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公立机构改革要求,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积极争取财政对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政策,确保财政补助政策落实到位;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推动医疗技术服务价格调整,落实医疗服务项目规范;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根据功能定位和工作量科学确定编制数量,建立人员动态调整机制,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分配机制,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
——实现“三个保障”。一是保障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贡献突出人员倾斜,逐步建立起体现公益性和运行效率的绩效考核制度;巩固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基药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使用基本药物的业务培训,各医疗机构备足备齐基本药物,提高基药治疗疾病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基药补偿、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制度,医疗机构基药使用量和销售额达到90%以上;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基药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监管,不断提高基药使用比例。二是保障新农合水平不断提高。调整新农合补偿比例,根据新农合资金总量,把新农合基金分为大病统筹、门诊统筹和风险基金三部分,对新农合大病住院基金进行分段补助;继续实施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科学测算医疗机构预付资金总量,完善预付资金监测评价制度,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动态管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开通县、乡、村新农合信息化网络直通车,积极探索新农合“一卡通”试点工作,力争向80%以上参合人员发放集健康、医疗、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居民健康卡”,提供优质便捷医疗卫生服务。三是保障群众健康服务到位。在推进城区公共卫生项目实施的同时,加大乡、村两级公共卫生项目督导、检查和管理力度,着力提高全县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在城区开展“健康天使”服务活动,对城区居民健康服务进行分片管理,全科医生按照服务对象和服务需求进行入户健康服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邀请专家开展“卫生大讲堂”,普及健康、防病、保健等知识,提高群众防病水平和健康意识;进一步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完善儿童和孕产妇保健管理,认真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着力提高妇女儿童管理水平和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治能力;在人口聚集场所建设献血屋,保障临床血液供应和安全,方便老百姓就近献血;做好卫生部健康快车驶入获嘉的准备工作,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
——强化“两项监管”。一是强化卫生监督执法管理。完善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强化卫生监督协管队伍素质,提高文明执法意识,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继续开展“亮剑”、“卫监”行动,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超范围执业、扩大诊疗范围、刊播虚假医疗广告等违法行为;督促各医疗机构严格落实诊疗护理规范、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打造放心医疗卫生环境;突出抓好城区餐饮的日常监管和重大节日监管,制订城区餐饮卫生整治方案,重点对城区餐饮单位原料采购、餐具消毒、人员健康等进行监督,提高城区餐饮规范化管理水平,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健全农村家宴管理长效机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农村家宴厨师进行全员培训发证,降低农村家宴安全风险;加强生活饮用水、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监督管理,持续改善全县公共卫生状况。二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加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通过“51111”、“515”、“512”、“522”等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招聘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选派医疗卫生单位优秀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免费进修深造,全面提高技术骨干业务水平;通过“十大指标”、“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全面提高全县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