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北特产需“擦亮”双眼
在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的今天,人们更愿意购买带有“野生”、“绿色”、“有机”这些标识的食品。东北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森林覆盖率大,野生资源丰富,享有“百草之王”美誉的人参及各类营养丰富的野生菌类广受消费者追捧。于是,很多商家投机倒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在危害消费者健康的同时,也毁坏了“东北特产”的美誉。
以野山参为例,据业内统计资料显示,每年吉林省大小鲜野山参总产量不超过70斤,每棵野山参按重量不同,价格在几万元至几百万元不等。而市面上包装精美的“东北野山参”,实际上基本都是人工培植的普通人参。消费者在购买野山参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权威机构鉴定,然后到网上查询确认,以保证买到的是真正野山参。
另外,有些消费者认为“人参放的越久营养价值越高”,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道理。建议广大消费者,买了人参一定要趁新鲜服用,如果需要储存,一定要选择通风、干燥、低温的地方。
野生菌类亦是如此。以野生榛蘑为例,野生榛蘑是中国东北特有的山珍之一,是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被人们所认知但仍然无法人工培育的野生菌类,堪称名副其实的“山珍”,被广大消费者赞为“东北第四宝”。那么该如何鉴别野生榛蘑的真伪优劣呢?
据了解,当年采摘的榛蘑,颜色呈土黄色和黄褐色,无硬根,菌肉较薄;菌褶松散,看起来较单薄;茎细,多弯,高5~13厘米,有纵条纹,内部松软至空心,且蘑菇伞有龟裂没完全散开。另外,当年采摘的榛蘑滑嫩爽口、口味醇香、营养丰富,如果放久了就会变黑,有硬根,有的因保存不当,上面还浮有一层白霜,极大地影响了榛蘑的营养价值。市场上销售的大都是收购来的散蘑再烘干、包装,很少有当年采摘的榛蘑。所以,高价榛蘑除了真伪之分,也有陈旧优劣之分。
如今,东北土特产以其特有的品质已渐渐走出东北,并在全国特产市场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所以,再次提醒那些追求健康的消费者,在购买东北野生特产时,要“擦亮”双眼,仔细甄别,不要因一味追求包装上的感观效果而上了不良商家的当。
日前,长春工商局将利用现代化手段积极探索涉及消费者健康安全的重点商品的电子化监管模式,将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与工商监管融于一体。这一举措的实施将会对土特产市场上恣意哄抬价格、欺瞒消费者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打击作用。当然维护市场秩序的安定,还需要消费者的监督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相信通过两者的共同努力,东北土特产市场将迎来一个童叟无欺、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