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新乡1月13日消息(记者 张丽娜)眼下正值小麦冬季管理的关键期,面对高温少雨、土壤墒情不足等情况,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大力推广智慧节水灌溉技术,从固定式喷灌到自动伸缩式喷灌,从微喷灌溉到浅埋滴灌,再到深埋滴灌,各种现代化节水农业技术在田野里大展身手,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1月11日一大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获嘉县土肥站站长王庆安便来到弘晟专业合作社深埋滴灌节水灌溉技术的麦田里,查看麦苗长势。合作社负责人韩社年在田间泵站设定好灌溉水量,按下智能水肥一体机开关,调配好的水肥混合液便顺着管道流向麦田。
近年来,获嘉县在不同地块进行不同类型的节水灌溉试验。2024年,王庆安开始从浅埋滴灌到深埋滴灌的研究。
同样是将滴灌带铺设到地下,深埋滴灌与浅埋滴灌到底有何不同?“浅埋滴灌带一般铺设在地下3到5厘米处,在农作物收获时需要将滴灌带和支管拆除,播种时再重新铺设,增加了种植户的人工和管材成本。而深埋滴灌带则铺设在地下28到30厘米处,将水肥直接输送到作物根层,相当于把‘营养餐’直接送到了农作物的‘嘴边’,既不影响田间农机作业,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水肥的无效蒸发。”聊起深埋滴灌,王庆安兴致勃勃地说。
解决了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至。“作物播种深度一般为3到5厘米,灌溉水受土壤张力和重力双重影响,向上扩散困难,在节水灌溉条件下,其湿润区域很难达到种子所在的表层土壤中,引起出苗困难。”王庆安说,他们将免耕沟播技术与深埋滴灌技术相结合,找准了作物种子下移与深埋滴灌带的结合点,保证实现稳粮与节水“双赢”。
在获嘉县位庄乡的高标准农田,只见硕大的自走式移动喷灌机醒目地横亘在田间。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不论在任何地方,我只需在手机上操作,就可以指挥田地里的任意一个喷灌器进行作业。”种粮大户徐方子迫不及待地向记者“秀”出他的种田好帮手水肥一体机。只见徐方子先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不一会儿,田地里的智慧喷灌便开始作业。
“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成后,获嘉县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10万亩,道路通达率达到100%,新增节水能力4000万立方米,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500万公斤,灌溉保证率达到9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到12%以上。”获嘉县委书记赵明俊说道。
如今在获嘉县,“路成网、田成块、地平整、渠畅通”的格局已经形成,各地沟、渠、路、桥、涵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一幅现代农田的大美画卷在同盟大地渐渐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