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午托服务市场秩序,提高午托服务质量,切实保障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合法权益,教育部门依据《获嘉县午托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对午托机构提出如下规范与要求,请各机构认真贯彻落实。
一、依法依规运营
1.资质办理:午托机构必须依法取得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涉及餐饮服务)等必要的经营资质,并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确保经营活动合法合规,及时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严格按照核准的经营范围开展业务,不得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2.场地设施:午托场所应符合建筑安全、消防安全、卫生安全等相关标准。建筑结构稳固,消防设施齐全且定期维护检测,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午休室、学习区、餐饮区等功能区域布局合理,通风良好,采光充足,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并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定期对场所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人员管理规范
1.资质要求:根据业务需求配备足够数量且具备相应资质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应具备组织管理能力与安全意识,熟悉午托服务流程与规范;餐饮服务人员需持有健康证,熟悉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具备一定的烹饪技能与营养知识。2.培训提升: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食品安全与卫生等方面,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水平。建立工作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履行职责,提高工作质量。
三、服务质量保障
1.餐饮服务:遵循营养均衡、安全卫生的原则制定食谱,确保食材采购渠道正规、新鲜,严格执行食品加工制作与储存的卫生标准,实行食品留样制度,留样食品应按规定保存一定时间以备查验。根据学生年龄与营养需求合理搭配膳食,避免提供不健康食品,保障学生饮食健康。2.学习与休息安排:合理规划学生的学习与休息时间。学习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午休时间应保证充足且环境适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午休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接送安全、场所安全、活动安全等方面。严格执行接送登记制度,核实接送人员身份信息,确保学生接送安全;加强场所内安全巡查,防止学生发生意外事故;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在突发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四、机构沟通与协作
1.信息沟通:主动与家长签订《中小学生午托服务委托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建立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机制,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午托期间的学习、生活、健康等情况,包括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行为表现、情绪状态、饮食睡眠等信息,并保存相关档案材料。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建议,积极回应家长的关切与诉求,共同促进学生成长。2.问题处理:公开负责人电话,建立家长群,对家长反映的问题应及时调查、妥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家长。对于家长提出的合理建议,应积极采纳并用于改进托管服务工作。教体局及各职能部门将加强对午托机构的监督检查,对违反相关规定的机构依法予以查处。各午托机构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与行业规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学生提供安全、优质、健康的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