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局
四月春风吹麦地 下乡指导保丰收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4-08

清明节假期刚过,太山村村民焦急的打电话询问小麦长势不好,怀疑是土壤有问题,希望派专家指导解决问题,时值小麦拔节孕穗关键期,县农业农村局委派农业技术员针对村民的地块实地查看,经现场走访发现小麦长势弱、叶片发黄、分蘖数不足等问题。经实地勘察,通过挖取麦苗根系发现病株根系短小簇生、侧根稀少,根表附着大量白色孢囊,农业科技特派员马彩云据此确诊该问题为小麦孢囊线虫病。该病害具有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可导致减产30%-50%,若不及时控制将严重威胁小麦产量。种植户杜大爷感慨多亏专家来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针对病害特点,农技专家建议使用综合防治方案。物理防控方面,建议农户在播种前深耕土壤30厘米以上,通过打破线虫生存环境降低虫卵存活率;播种后采用镇压器压实表层土壤,利用机械压力抑制线虫活动。药剂防治则分阶段推进:播种期推广10%噻唑磷颗粒剂(30kg/亩)或2%阿维菌素颗粒剂(1-3kg/亩)随肥撒施,借助药剂缓释特性实现长效防控;对已发病田块,指导农户用48%毒死蜱乳油500-1000ml兑水喷洒,重点处理病株周围土壤形成隔离带。技术员强调配药比例:药剂拌种要均匀,毒土覆盖须严密,漏撒一垄可能毁掉整片田。

此次防治工作为小麦病害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农业农村局通过建立“农户反馈-专家响应-现场诊断”应急机制,将问题解决窗口前移至病害初发阶段,避免大规模蔓延。在技术路径上,优先采用深翻、轮作等物理措施,有效减少化学药剂依赖。此外,常态化开设“田间课堂”培训500余人次,发放图文防治手册800份,提升农户自主识别病害能力。村民李大姐举着挖出的病株根系说:“现在看到麦苗发黄,就知道要赶紧查根了,这手册画得比照片还清楚!”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构建覆盖全县的病虫害监测网络,推广“一病一策”精准防治模式,由实战经验形成的技术规范小册子已向广大县区共享,为粮食主产区防灾减灾提供良好的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