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镇
中和镇:争创“产业兴旺星” 激活动能促振兴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11-14

今年以来,中和镇党委坚持以农村“五星”党支部创建为引领,将争创“产业兴旺星”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致力打造“一村一业”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做活土地流转“新文章”,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以“深挖土地增收潜力”为突破,以“增面积、提质量、促增收”为目标,促使基本农田向“优质、集中、连片”的方向发展,通过集中采购、集中管理等方式大大降低经营成本,有效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如北街村将全村承包地返租到村集体,农户根据协议获得租金,村集体将“小地块”连成“大片田”流转给种植大户,村集体获得租金差价、斜扇和管理收益,每年集体增收20多万元。如大官庄村集体流转群众承包地,两委干部负责种地、管理、收获,目前自主经营土地200余亩,实现年增收10万元。

书写百村兴百业“新答卷”,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坚持“集体参与、因地制宜、一村一业、百花齐放”的工作思路,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核心目标,积极探索村级自主经营、村企共建、入股运营等多种产业合作模式,让村集体有可持续、利长远的收入。如小官庄村以润辉生物、国宝生物为带动,积极发展香菇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每年能够为村集体增收7万元。如后五福村成立获嘉县五福盛世农业有限公司,新建设 700 平方米的高标准石磨面粉加工厂,发展有机小麦产加销一体特色产业,每年集体增收近10万元。

探索庭院经济“新亮点” 打开乡村振兴“新视角”

坚持党建引领,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群众增收的突破口,按照“小规模、小成本、大思路”的模式,积极引导群众以家庭为阵地、庭院为载体,整合盘活空置房间、院落、房前屋后零星土地等资源,将农家小院改造成“共享菜园”“微果园”“手工坊”,探索蔬菜种植、生态养殖、老粗布纺织等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目前,共盘活利用闲置庭院50余处,投放种兔400只、鱼苗8000余尾,平均每处庭院为集体或群众增收5000元。如后五福村借助庭院经济项目发展契机,通过村集体搭台,养殖户“唱戏”模式,发展特色水产养殖,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年增收5万余元。如北街村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领办下,成立北街村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河南豫获牧业有限公司、北街村农业有限公司、北街有梦家纺铺子4个专业公司,涵盖劳务、种植、养殖、手工等业态,推动庭院经济规模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