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镇
中和镇:方寸地” 解码乡村“好日子”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11-15

近年来,中和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盘活闲置资源,创新开展庭院+种养+服务的“庭院经济+N”新模式,实现了惠民增收,蹚出了一条乡村致富路。现在,庭院产业已成为中和镇百姓的共同事业。

“片区联动”,推动“一户一院”庭院产业向特色化、品牌化转变。鼓励农民以庭院形式主动融于乡村发展,重点支持黑鱼养殖、蔬菜种植、手工粗布等项目,以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拉动乡村产业发展,把产业更多留在农村,把就业岗位和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推动特色农业产业“接二连三”。统筹推进五福盛世农业有限公司、河南豫获牧业有限公司、北街村农业有限公司、北街有梦家纺铺子等特色产品建设,将农户庭院打造成品牌产品培育温床,构建起镇有支柱产业、村有骨干项目、户有增收门路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格局。

“利益联结”,推动“单打独斗”散户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转变。强化庭院经济经营户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分工协作和利益联结,如南街村已初步形成“村委+合作社+农户”联营的肉兔养殖发展模式,合作社提供中草药饲料和技术指导,农户在自家宅院内负责肉兔的饲养、配种、生产,肉兔出栏时再由合作社负责收购与销售,全流程管护解决了农户从选购种兔、饲料、防疫药品和销售各个环节的后顾之忧,推动“单打独斗”散户经营向“抱团取暖”联合经营转变,形成稳定供销关系,实现互利双赢。

“模式联创”,推动“一家一户”封闭生产向体系化、联动化转变。鼓励乡村因地制宜将村内无人居住的“空庭院”、房前屋后的“闲置地”、道路两侧的“零散地”、空心房整治后的“拆后地”等资源转变为“小种养”、“小加工”、“小服务”等新型庭院经济;实施“庭院经济+乡村建设”,引导农户种植提升村容村貌兼具经济效益的作物,培育美丽经济。近年来,共打造共享菜园、生态鱼池、手工作坊、肉兔养殖基地、鹦鹉养殖基地等52个,惠及6000余名群众,各村通过庭院经济实现增收20余万元,小小庭院正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