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镇
学史力行 践行初心使命 让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8-05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照镜始终把学史力行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磨刀石”,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帮办实事方面下功夫,在全镇上下迅速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热潮。7月17日-24日,照镜镇迎来入汛以来最强降雨。雨情就是命令,汛情就是责任,全镇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防汛一线。舍小家、为大家,扎实筑牢群众“生命线”,确保安全度汛。在此次防汛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

他是风雨守夜人。张洪飞,199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楼村党委书记,是一位党龄31年的老党员。险情就是命令。在接到县里大雨防汛通知后,身为楼村党支部书记张洪飞迅速行动,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志愿者积极投身到防汛救灾中去。滂沱大雨中,他坚守岗位;过膝的洪水,他蹚水前行;衣服湿透,鞋里灌满泥水,他也并不在意。连续三天不眠不休,别人劝他换班休息一下,他也婉言拒绝,“我是这个村的带头人,我对村子最熟悉,我不能休息。”一个党员一个桩,我们“战”一起就是铜墙铁壁。楼村90名党员和众多群众书记带领浴“水”奋战,楼村的险情局势逐渐向好。正如书记说的,“我们一定要做到一名党员该做的一切”,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党员干部的担当与责任。

群众们的“主心骨”。郭松洋,201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冯村党支部书记7月22日凌晨三点半,大沙河新乡县西永康段出现险情,还会有来自焦作的洪峰经过,如不及时再次封堵加固堤坝,上游的洪水将会直接倾泻到与大沙河相邻的安村、冯村,如洪水入村,后果不堪设想。“你,去赶紧通知村民,做好转移准备!”“来,大家伙拿铁锹,咱们抓紧时间装沙袋加固大堤!”在大沙河旁观测水位的郭松洋没有犹豫,率先跳入漫到胸口的水中,经过四个小时的奋战,堤坝终于封堵加固完毕,所有人都轻出了一口气。彻夜无眠,换得全村乃至全镇的安宁静好。此时,已连续二十多小时没合眼的冯村支部书记郭松洋和抢险队员终于支撑不住,躺在沙袋上睡着了。村民们看到躺在地上的郭松洋心疼不已,纷纷竖起大拇指说“大灾面前,郭书记就是咱的主心骨啊!”

一句“我来!”显初心。张乾,200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安村党支部书记开展防汛作以来,他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随着卫河安村段水位持续上涨,永康段因前期浇地需要被破开的小口由于水流量过大,出现缺口,千钧一发之际,他不顾危险,大喊一声“我来!大家把沙袋递给我!”纵身跳入湍流的河中,经过一夜的努力,成功封堵此时,已经凌晨四点钟,张书记全身湿透,双腿被冷水泡得瑟瑟发抖,被人拉上岸。在大汛面前,张乾经受住了考验,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标准和基层干部的风采,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防汛救灾最朴实的乐章。

防汛一线挺起红色脊梁。冯运田,201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照镜村党支部书记。防汛一线担使命,暴风雨中显担当。7月21日,共产主义渠水位不断上升,冯运田书记果断决策,立即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商讨防汛方案:拉警戒线、查巡河堤、封堵河口、打捞河道、抽水排水。一声号令,全民防汛,在他的号召下,照镜村广大党员、群众、青年集结在共产主义渠河堤上,人群中年龄最大的七十多岁,年龄最小的十六七岁,大家一起装防汛袋,暴雨期间经常奋战至凌晨两三点。几天来,他昼夜坚守,身体力行,用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与照镜村民共同守护这道生命堤、防护堤。

带着“初心” 逆流而上。张照学,200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桑庄村党支部书记。洪水不退,怎么可能睡得踏实张照学说。在连续几天的大暴雨中,张照学书记带领着由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抗灾急救队,雨中的奋战不敢停留片刻,村边河内有很多漂浮物和垃圾,张照学顾不上休息,组织人员、联系作业车辆打捞漂浮物垃圾,但随着漂浮物越来越多,阻碍水流,他找来挖掘机,亲自上阵操作,打捞漂浮物。因为长时间在水中作业。他的腿因为在水下打捞垃圾被树枝划伤,双脚也因在水里长时间浸泡而变得发白,走路也变得一瘸一拐。在垃圾清理完毕后,他又带领村干部逐户查看灾情、登记受灾情况。此时深了,老百姓们都进入梦乡,但是他仍坚持巡查河岸,挡堵街口查看房屋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不回家”的村支书。王照雷,200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方台村党支部书记越是简单的小事越能体现基层党支部书记为人民服务的用心,以小细节彰显大情怀。天灾无情,这场大暴雨的凶猛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由于雨势凶猛,内涝严重,紧邻八支排旁的养牛场和养鸡场向王照雷发出了救援请求,养牛场已经在水中泡了两天了,如果不赶紧转移的话房屋很容易出现危险甚至倒塌。王书记带着几名村干部和周边的邻居,帮助养牛场将二十多头牛转移到隔壁邻居家大大院内,将牛安排妥当后,河堤上的养鸡场给王书记打电话,场内有一万多只小鸡因为厂内被淹,由于数量过大,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转移地点,王书记果断决定,从村上调来抽水泵,派一名村干部专门负责往外抽水,养鸡场的安全得到保障。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用实际行动谱写一曲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赞歌,充分发挥了顶梁柱、主心骨、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

村民心中的“实干”书记。高星照,198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陈固村党支部书记。自开展防汛工作以来,身为陈固村党支部书记的高星照同志身先士卒,不敢有丝毫松懈,始终坚守在防汛一线,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在困难面前始终感受到党的温暖。他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每天带领村干部们穿梭于多个易发生险情的隐患点之间,才从易受灾的险户家中查看情况回来,就又加入到搬运沙袋的工作当中,在持续三个小时的抢险救援之后,高星照书记又马不停蹄地赶回防汛责任段进行巡逻防汛抢险的这几天里,他没有吃过一顿正餐饭,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一线担使命 风雨之中显初心。解福盘,199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东仓村党支部书记。在突如其来的暴雨面前,他迅速响应,沉着应对,将防汛抢险作为解决群众困难的头等大事,积极组织动员东仓村两委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为抢险救灾的初步胜利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东仓村地理位置特殊,北面有西寺路排水河,南面有镜高涝,受河渠南北双面夹击,防汛形势相当严峻,解福盘带领村干部和一些党员群众装沙袋,扛沙袋,封堵通往河堤的主要路口。他日夜坚守,心中只有一个目标“筑牢防汛第一线,守卫群众生命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抢险救灾战争中,解福盘成为了群众们的主心骨和贴心人,是我们所有党员的一面旗帜。

永不褪色老党员 防汛抗洪排头兵。樊德海,196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担任樊庄村党支部书记,是一位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哪里出过险情,哪里容易出险情,他经验比一般人丰富,因此,他也成了当地防汛方面有名的“土专家”。由于长时间参与防汛救灾工作,他的双眼红肿布满血丝,裤腿裹满淤泥杂草,始终坚持“洪水不退,我不退”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不顾身体状况,依然不停歇地巡堤查险、处置险情……他始终坚守在防汛抢险一线,用行动践行着党员的初心使命。群众们让他休息休息,他只是说:“我是共产党员,更是村支书,洪水来了,村里群众有困难了,我要挡在群众最前面,洪水不退,我不退!用己的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在防汛斗争中,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基层党员干部奔走在防汛第一线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认为自己所为皆是分内的责任,从履行责任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到每一位和他并肩奋战同志的心上。一名党员一面旗帜,面对自然灾害,他们勇于担当、冲锋在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民服务的初心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