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块钱的恩情,我一直记得!”来自周口的石先生,说起30年前在太山村学艺期间,周阿姨对他的关心和帮助,他铭记于心不曾忘记,表示一定要找到她,当面感谢她,只为报答“10元路费”恩情!
9月11日,在太山村委的帮助下,石先生终于寻得了这位挂念30年的“恩人”——太山村民周兰英。
——受恩莫忘——
30年后 只为偿还“10元”恩情
在30年前,20岁的周口少年石鲜德经人介绍,到太山村学习理发手艺,吃苦耐劳、少言寡语的他让热心周阿姨心生怜悯,曾多次给他送饭送吃的,并且像对待家人一样对他关怀备至。一个月学业完成后,周阿姨又给了他“10元路费”让他平安归家。在那个交流方式并不发达的年代,石先生因工作原因与周阿姨失去了联系,这也成为了他多年未完成的心愿——报恩。
——施惠勿念——
30年前 只是希望你“平安归家”
“我虽然78岁了,但是我记忆力好着呢!你当时在我老宅那个胡同边学理发,走的时候,我给了你10元钱路费,只是希望你能平安回家!” 时隔30年,得知年近80岁的周阿姨竟然还记得自己,面对他挂念30年的恩人,石先生几次哽咽、眼眶红润。
终于如愿见到了救命恩人,石鲜德夫妻二人激动万分,他们握着周阿姨的手,诉说着感谢和祝福。谈到当天发生的事情,周阿姨却说,自己没想那么多,有这个能力能帮就帮了。”
知恩感恩报恩 爱党爱国爱家乡
“如今我生活幸福,儿孙满堂,孙子孙女也都已上了大学,看到你们都学有所成,我就满足啦。”周阿姨拿起全家福照片和孙子获奖证书边笑边说道。年轻人就要常怀感恩之心,常抱奋勇之志,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将来才能以更优异的成绩为国家、社会和家乡作出贡献。
连日来,太山镇以“我的家乡我建设”及“99公益日”活动为抓手,大力弘扬新时代乡情文化,持续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号召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家园建设,鼓励在外人士及时关注家乡发展动态,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引导他们常怀知恩感恩报恩之心,为家乡发展出智出资出力。下一步,太山镇围绕困难群体的所需所盼、乡村建设的短板弱项等内容,进一步发展“三通一规范”、农旅文旅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重点工作,让爱心捐赠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