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开展以来,史庄镇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书记亲自带头抓总,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狠抓落实,聚焦关键环节,着力锻造一支思想政治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服务能力强、治理能力强的村级“头雁”队伍,切实为乡村全面振兴蓄势积能。
聚焦“选优” ,构建后备力量“蓄水池”
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足镇域发展实际,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参照村党组织书记人选标准,把致富带富能力、甘于奉献精神、敢闯敢拼劲头等作为重要标准,依据县《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方案》,优化“政治素质好、履职本领强、服务意识强、群众口碑好”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4条人选资格条件,严格落实“村级推荐、相关部门资格联审、党委调研研究确定”的选拔程序,突出好中选优、优中选强,逐乡逐村研究提出需求清单,注重从优秀农民工、致富带头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优秀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择优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严把人选质量关。截至目前,全镇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人选34名,平均年龄37岁,初中学历3人,高中1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1人。
聚焦“育强”,搭建后备力量“成材梯”
聚焦“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原则,以镇领导班子成员、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等群体为主体,健全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帮带机制,明确每一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至少有1名联系帮带干部,通过手把手教、点对点训,分类实施“一对一、多对一”联系指导和培养教育计划,经常性开展乡镇党委书记与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全覆盖谈心谈话,动态掌握思想状况,分析研判现实表现,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言传身教、交心谈心,促其成长成才。加强能力培训,依托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省外交流学习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采取“理论+实践”“课堂+基地”的方式,提升后备力量政治理论素养、带领群众致富和处理村级事务能力。同时,鼓励支持13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参加学历提升计划,教育引导其在职继续接受教育,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履职本领。
聚焦“管好”,扎紧后备力量“篱笆墙”
探索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一人一卡、一村一册、”基本情况登记制度,如实记录个人教育培训、奖惩情况、培养使用等过程中的现实表现,做到动态管理、及时更新,针对工作热情消减、不在状态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由村党组织提出调整建议,经乡(镇)党委审批同意,报组织部门备案后取消其人选资格;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其他优秀人才,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增补进入后备力量序列,保持队伍数量充足、质量过硬。
聚焦“用好”,提振后备力量“精气神”
坚持“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注重加强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紧扣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专业特长、性格特点、工作意愿,有组织、有计划地把34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放在村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矛盾纠纷化解、生态保护、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实践一线中培养锻炼,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党组织后备力量提供展示的舞台,推动在实践中壮筋骨、长才干。此外,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当村“两委”班子成员出现空缺时,优先推荐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担任相应职务,同时在发展农村党员时,优先考虑在政治素质、作风纪律、能力水平、学习成效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村党组织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