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徐营镇把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以主题教育工作为载体,抓实党员培训教育工作,为党员干部“充电续航”“补钙强身”,不断激发农村党员教育“新活力”。
一、固基础,抓实“主题课堂”
坚持以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政治理论教育培训为重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使广大党员将党的理论内化于心,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和根本任务,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主题教育以来,全镇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等课题,举办各类培训3期400余人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深学细研中强化政治自觉、在学思践悟中汲取智慧养分、在深信笃学中坚定发展信心。
二、全覆盖,打造“线上课堂”
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开展、管理难到位、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徐营镇各党支部因地制宜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有效方式,积极打造云端课堂,依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远程教育、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开设线上课堂,将党的思想理论、乡村振兴政策等内容搬上“云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拓展学习渠道,集约碎片时间,使党员教育培训不脱节、不断线,不定期发布党建、主题教育及各类党的惠民惠农政策等,为流动党员学习提供了鲜活教材和优质服务,目前已推出相关学习内容30余条。
三、求实效,打造“实践课堂”
坚持把实践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项目一线和基层治理方方面面,以“主题党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为载体,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入户走访等工作,采取“送‘课’上门”“田间课堂”等形式,将农村党员群众最需要、最渴求的理论知识直接送到农家院落和田间地头,把教学阵地拓展到一线,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目前,已送学上门10余次,开展田间理论课堂5次。同时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建立联系帮带对子80余,联系群众300余户,通过面对面传经验、手把手教方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加速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