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
进站听民意 出站搞服务 ——城关镇人大联络站站点问政放光彩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11-12

近年来,城关镇人大坚持把建好代表联络站作为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发挥“站点问政”功能,坚持“建、管、用”齐抓并进原则,优化平台、健全机制、创新活动,秉承进站听民意、出站搞服务的初心职责,广泛听取民意,督促政府提升整改,切实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人大代表多级联动、双岗建功,全力提升乡村振兴工作成效

(一)抓规范建设,打造履职尽责“主阵地”。

在过去“有”的基础上,在“优”上再做文章。努力提升场所“开放度”“方便度”“人气度”,彻底改变以往“阵地小、活动少、没引力”的情况。一是闹中取静,选好站址。代表联络站选在了城关镇二街村,该地段繁而不堵、密而不挤,方便联系选民以及开展相关活动。二是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将联络站建设列入乡镇财政预算,有效保障联络站工作经费。并积极引导企业捐资捐物、相融互促,尽可能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减少镇村压力,目前联络站建设共投资80余万元,面积300余平方。三是严格标准,规范建设。坚持实用性、便利性导向,规范运行制度,提升基础设施,完善档案台账,对照“九有”标准高标准建站。同时,数字赋能,开通了“获嘉县城关镇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网站,做到代表个人二维码、联络站二维码上墙,实现代表群众零距离沟通、全时段访问、全过程记录、视图化呈现,实现“码上约、码上办”,极大便捷群众需要、提高代表履职效率。

(二)抓素质培训,构筑交流学习“充电站”。

定期开设人大代表学习教育的课堂制定并落实代表学习培训计划,通过邀请辖区的各级人大代表来站上活动,讲课、听政策解读,进行充电学习;邀请企业家搞讲座、作辅导,献策高质量发展;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谈建设、问政策,有序进行监督等,丰富联络站活动,真正实现代表联络站的蓄能充电作用。今年以来共组织集中学习交流6次,每次学习提前研究制订学习主题,分区域、分类别组织不同人大代表参与学习研究,使人大代表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效提升代表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切实发挥好联络站阵地作用。

抓服务提升,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

城关镇以人大代表履职为抓手,突出代表岗位示范带动优势;以代表联络站为阵地,扎实做好意见建议办理以及群众民生实事解决等工作,动员代表躬身向下深入群众,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代表双岗建功引领作用。

一是联系群众尽责主动。接待选民常态化,实现结对联系常态化,定期开站接访,全面加强代表进站履职的制度约束,设置每周三为城关镇人大代表接待日。城关镇有省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5人、县人大代表20名,镇人大代表67名,结合县乡重要工作、群众重大诉求、区域热点事件精准定题,城关镇合理编组代表进站开展活动,直面群众、听取意见,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切实搭建好联系选民的桥梁。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收集民情民意的职能作用,建立省、市、县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网格,全面覆盖城关镇18个村居,7.1万名选民以及138家联系企业和6000余家商户,通过规范代表联络站的运行、接待和意见处理方式等制度机制,广泛听取广大选民的意见和建议,督促代表将群众意见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归纳、整合提升,形成具有建设性、指导性的人大代表建议,努力督促政府有关部门解决问题、整改提升。今年以来,联络站共接待选民90余人次,受理、采纳意见建议30余条,将政府确定今年的10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纳入监督计划。通过进站听民意、出站搞服务,使人民群众了解人大工作的渠道更多,听到人大代表声音更密集,了解人大工作动向更明确,联系人大代表更方便,让联络站真正成为代表高质量建言的“策源地”。

二是依法履职积极作为,积极组织县、乡人大代表聚焦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建设、城市管理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人大职能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显风采,深入各村实地调研,先后启动了月季博览园、巧克力蛋糕等项目,构建了香菇产业园、农业观光园、苗木培育园、食品加工园产业布局,初步形成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态势全镇18个村10个集体收入超20万元7个超百万元。在推动城乡建设中显作为。始终把法律监督放在首位,采取实地视察与报告审议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全域国土绿化、五清五拆五整治、三通一规范等工作履行人大监督职责,并针对性地给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意见建议。在推动社会治理上显成效。创新实施人大代表矛调大厅跟班学习制度,现场学习调解方法,将人大代表的监督、协调作用与社会治理相结合,保证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无缝隙、多维度、全覆盖。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四无乡镇、平安建设先进乡镇。

三是服务经济发展效果显著。发挥“站点问政”功能,拓展代表“六个作用”发挥,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层治理、矛盾化解、乡村振兴、形象宣传上主动作为、争当表率,通过人大联络站方动员调动全员参与经济建设积极性,不断发动社会各届力量,挖掘镇村人脉资源,发挥人大联络站人才资源优势,围绕机械装备、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主导产业,做好项目招引、企业服务、矛盾调解等各方面工作,有力促进了全镇经济工作健康发展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城关产业经济稳步发展,

(四)产业联动,规范建立产业发展“加油站”

今年,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支持下,参照乡镇人大联络站建站标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在河南大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建立了获嘉县首个产业人大联络站,对照要将产业代表联络站建成联系企业之桥、学习交流之站、代表履职之所、展示风采之窗这一要求,以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联络站不断探索代表活动新模式和建言献策新路径,邀请企业代表、联系企业进站交流,组织开展“一府一委两院”进站宣讲活动等,为企业发展搭建了政策输出和意见反馈的有效平台。大成包装作为产业人大联络站,在抓好企业发展的同时,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彰显人大的光荣使命。

新时代新风貌,城关镇人大力争履行职责有新举措、发挥作用有新提升、自身建设有新面貌,坚决做到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提质增效,为促进获嘉乃至新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源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