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一:2016年4月26日,驻村开始调研……
从驻村的第一天起,他把熟悉情况、摸清家底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登门入户走访,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实话,甚至是气话、恼话。为尽快取得党员群众信任、理解和支持,他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印发了“便民服务联系卡”给村民,方便群众联系,他视村民为亲人,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他走街入户详细了解了大官庄村的自然环境、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理清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发展大官庄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强化班子建设、基础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有效实施结对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脱贫。
日志二:2016年5月6日,召开党支部会议……
农村富不富,关键要看党支部。“贫困村之所以贫困,很多时候是班子出了问题,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经过驻村调研,他组织村干部召开动员会,统一村干部思想,树立村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村干部一起讨论脱贫奔康发展难题,确定发展目标,与村支部书记交流自己近期打算、大官庄村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等问题,以先急后缓的原则干成几件实事,赢得群众的信任,激发村民全面创业的热情。他一方面指导健全了党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并把每月的17日确定为党员义务劳动日;另一方面,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完善村两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党务公开,使村各项工作进展迅速,由原来的组织软弱涣散村进入二类村。
日志三:2017年1月3日,谋划村级扶贫项目……
加强党支部建设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劲支撑,王光一与村两委一道谋划村级发展目标,多方协调,争取扶贫项目资金,完成村内道路硬化26条10092平方米,村东、村西排水沟2条150米,修砌主干道花池1000米,安装电力路灯108盏,太阳能路灯140盏,方便群众出行;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丰富群众文娱生活;建设标准化卫生室解决群众就医看病;安装光伏发电站24千瓦,带动贫困户5户,增加经济收入……
日志四:2018年1月6日,开展“志智双扶行动”……
秉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补齐‘精神短板’,精神脱贫和物质脱贫‘双轨并行’”的精神,王光一与村两委在村内开展“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培育内生动力行动”,以文艺演出等形式宣传政策、展示成果、讴歌典型。用生动活泼的文化、艺术形式影响村民、改变
村民,营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贫穷落后不光荣、好吃懒做很可耻”的脱贫攻坚舆论氛围。细数贫困户的家庭成员信息,对贫困户逐户走访,实施一人一策,一户多策,彰显“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对失志贫困家庭人员入户谈心,提升脱贫信心;对缺技术人员介绍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短期技能培训(如电商培训),开展人才招聘活动,提供就业机会;谋划村级产业扶贫车间,提供就近务工场所;引入科技种植,提高经营水平,增加经营收入。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王光一,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大官庄村第一书记,扎根乡村,情洒农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抒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