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镇
中和镇小营村:在笃行实干中展现更大作为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12-15

中和镇小营村紧盯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古朴典雅、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发展方向,解放思想、主动作为、笃行实干,致力在五星支部建设上展现更大作为。

巧用政策、借势而为,建设和美乡村

近两年,上级出台了五清五拆五整治、三通一规范、全域绿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小营村牢牢抓住政策机遇,依规拆除违建23处、拓宽街道3条,整治路肩9800米,河道清淤1140米,铺设6500米沥青路面,强弱电入地2500米,种植法桐、棕榈等树种8000余棵,一改往日的“灰头土脸”。高效落实了“常规动作”,如何让小营村与众不同、更加出彩、更有活力?“家乡建设,村民最有发言权”。小营村通过召开“3533”党群代表议事会,充分发动广大村民群众,建言献策、筹资筹劳、共谋发展,积极投身到“我的家乡我建设”热潮中。发挥“工匠精神”,和村里能工巧匠一起,利用旧瓦片、水缸残片、小石子,雕琢打造以“十二生肖巷”为代表的宅前路12条;将五清五拆五整治中清理出的残垣断壁,打造成古朴典雅的小游园、小凉亭等景观节点22处。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整治村东废旧坑塘,建设涡轮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终端,解决了污水终端治理难题,为后续资源化利用奠定基础。

活用土地、变土成金,壮大集体经济

“想发展,腰包得先鼓起来”。小营村以“深挖土地、增收潜力”为突破,持续壮大集体经济。一是以“一清三规范”工作为契机,对不规范合同清仓见底,通过113.5亩集体土地的重新发包,集体经济增收13.8万元。二是形成“农户+村集体+种粮大户”的托管模式,以每亩50元托管了230亩耕地,农户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变成了“甩手掌柜”,做到了种地打工两不误,村集体巧用土地资源,构建起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径,合作社通过集中种植、科学管理、统一经营,实现了降本增效。三是将2520平米废旧坑塘建设成污水治理终端,今年11月份,投放1500尾鱼苗,预计明年5月份养成并销售,增加村集体收益8万元,“坑塘”也从原本讨人嫌、惹人厌变成了休闲观光的好去处、集体增收的新渠道。

农旅融合、活动上新,提升幸福指数

一是依托现有资源探索农旅,小营村内有鹦鹉养殖基地4处,涵盖虎皮鹦鹉、旋风鹦鹉、黄桃鹦鹉等十余个品种,数量高达1000余对,今年国庆,中和镇在小营村举办“鹦歌言鹉,鹦你而快乐”获嘉县首届鹦鹉展销会,吸引周边2万多名群众打卡游玩,通过游览打卡集印章、人偶装扮互动、农产品展销、鹦鹉表演等活动,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节日盛宴。二是尊老爱老敬老,重阳节吃“孝道大餐”,村里70岁以上老人欢聚一堂,一起吃烩菜、看节目、聊家常、谈幸福,共话新时代美好生活。三是倡树文明新风,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乡村光荣榜、好媳妇好婆婆、美丽庭院等评选表彰活动,切实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要想成就梦想,唯有笃行实干。下一步中和镇小营村将继续以追赶、冲刺、奋斗的姿态,乘风破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