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一域一特色”的乡村产业格局。如前五福村整合空闲宅基地10余处,发展猕猴桃、无籽葡萄等特色水果种植,预计年增加收入5万余元;小官庄村以润辉生物、国宝生物为带动,继续发展香菇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村集年体增收7万元。预计年增加收入5万余元;小营村通过污水处理终端设施,发展坑塘养殖,目前已投入黑鱼1500尾,预计每年增加集体收入3万余元。切实实现了“支部有作为、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三方共赢。
聚焦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好环境”。按照“规划先行、建管并重、示范引领、全民参与”的原则,接续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五清五拆五整治、三通一规范、国土空间绿化等乡村建设攻坚战,整治私搭乱建38处、清理残垣断壁5处,新修道路25.6公里,铺设管网21.2公里,规范强弱电28.8公里,栽植白蜡、玉兰、栾树等1.6万棵,月季、凌霄花等8720株,打造景观节点30余处,累计墙体彩绘面积3000余平方,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和美乡村提档升级。
聚焦为民服务,唱响文明“主旋律”。依托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凝聚镇村两级志愿服务力量,持续开展理论宣讲、环境整治、帮扶慰问、文艺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利用元宵节、五一、国庆等节日,举办“讴歌劳动美,唱响乡村梦”主题劳动展演、“鹦歌言鹉,鹦你而快乐”鹦鹉展销会和乒乓球、篮球、村舞、拔河比赛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了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提升了村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聚力三零创建,探索治理“新路径”。创新“3533”党群议事形式,打造“大槐树”议事厅、民事说吧等阵地,常议事、议常事,镇村联动解决矛盾纠纷100余个,化解问题难题50余件。依托“平安创建”和“日通报、周研判、月总结、季讲评”信访平安双平台,构建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综合机制,夯实信访基础。持续开展“雪亮工程”,对全镇14个村224部视频监控实行每天在线检测,确保维护及时、线路畅通。多措并举推动“三零”创建与“平安法治星”建设深度融合。
下一步,中和镇将锚定创建目标、细化创建措施、持续精准发力,将“五星”支部建设成为做实基层党建的“好载体”、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