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镇位于获嘉县城东北4公里处,总面积36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是武王伐纣时期的诸侯会盟之地,因姜子牙举“照妖镜”擒“妲己”而得名“照镜”。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首批美丽小镇、河南省法治乡镇、河南省卫生乡镇、新乡市“五好”乡镇党委、新乡市经济发达镇、新乡市信访工作“四无”乡镇、新乡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单位。
一、推进多网融合,构建全科网格体系
照镜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高起点谋划、高站位推动、高科技支撑、高标准引领,依托智慧大数据平台和网格员的“铁脚板”,全力构建“党建+大数据+全科网格”服务管理体系。按照一网统筹、多网融合的目标,对目前施行的多种网格管理进行重新优化组合,设立二级网格1个,三级网格17个,四级网格44个,微网格429个,构建形成“镇—村—片区—小组”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同时建立学校、企业、商业体等26个专属网格,织密以各级党组织为中心“纵向管理、横向协作”的服务网络,融入矛盾排查、信访稳定、疫情防控、环境整治、安全生产、防诈禁毒等工作,真正实现全科覆盖。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干部包片和党员联户作用的发挥,83名村两委干部、700余名党员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同时借助平安新乡APP、“放新办”、“豫事办”等网络平台,日处理信息90余件,推动形成以党建为引领、网格为阵地、支部为堡垒、党员为骨干的网格化治理格局,确保“党建+大数据+全科网格”长期实体化、实战化、实效化运转。
二、建立平台机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照镜镇自2021年3月份被确定为全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试点乡镇以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按照县委提出的信访稳定“一四二”闭环管理模式要求,结合乡村治理经验,完成了平台建设、资源整合、体系创新和机制完善,提出了“三项措施”、“六位一体”、“九有五规范”、“十步工作法”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探索形成了一条以联席会议为纲,抓信访、保稳定、促发展的照镜模式,连续8年被评为新乡市信访工作“四无”乡镇。截至目前,共通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重大信访问题3个。
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照镜镇创新“四查三降两落实”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将调解纠纷与法治宣传充分结合起来。在普遍排查、重点排查、热点排查、节点排查(四查)中,切实把矛盾排查出来。在化解矛盾中注重查早、查小、查隐患,努力实现民事纠纷转化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民商事案件的数量明显下降(三降),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重大疑难复杂纠纷不上交,最终实现在调解矛盾纠纷中把案件落实下来,在督办中将人民调解各项工作落实下来(两落实)。截至10月份,化解各类矛盾144件,化解率100%。
三、深化议事制度,拓宽群众参与渠道
照镜镇在落实“3533”党群代表议事会制度中,围绕加强党的领导、畅通渠道、激发活力、提升议事实效,确立“四化”导向,建立“六步”工作法,进一步强化村民主人翁意识。
一是管理制度化,议事有依据。建立完善议事代表、事项公开、资料归档等制度,结合农村工作实际,网格员排查事项“一周一议”,常规事项“一月一议”,特殊事项“一事一议”,施行弹性化管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议题民众化,议事有来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所思所想,参会代表既当联络员了解民意,又做收集员汇聚民智,更是宣传员发起带动,不断提升议事会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拓展基层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渠道和途径。三是决策民主化,议事有交代。针对需要提交议事会讨论的事项,提前通过各种方式向村民进行公开,让村民理解掌握会议议题的来龙去脉,按照“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有事会商量”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有效畅通对话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做到人人能议事、敢议事、会议事。四是实施长效化,议事有实效。积极探索建立议事搜集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多方商议、公开结果、监督执行“六步”工作法,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见成效。同时,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民主议事成效的标准,针对审议表决的事项,定期深入群众进行回访,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