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泞的土路摇身一变,贫困乡村换了新颜。走进村里,独具特色的房屋、平整舒畅的柏油马路、清雅隽秀的凉亭、充满生机的各式小园映入眼帘;置身村内,让人感觉到无比的舒适、恬淡.......这里就是照镜镇桑庄村。
桑庄村位于照镜镇南部,距获嘉县3公里,距照镜镇人民政府2公里,全村共有农户379户,1759人,8个村民小组,党员72名,耕地面积1800亩。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脱贫户148户643人。与大多数贫困村一样,因群众思想不解放、缺乏知识技术,基础设施落后,全体村民普遍收入不高,发展步伐缓慢,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援助下,在党员群众的共同奋斗下,桑庄村所有贫困户,于2020年10月全部脱贫。
一、基建“组合拳”改善乡村面貌。
强化队伍建设。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只有把基层党组织抓起来了,把党员队伍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桑庄村不断夯实党建基础,坚持“四议两公开”,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利用“3533”党群代表议事会、主题党日,强化党员干部日常管理,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定期开展党员“两基金两积分”活动,组织慰问看望老党员、军烈属、困难群众,不断提升班子凝聚力、战斗力。
凝聚党建合力。为构建双向促进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近年来,县审计局驻桑庄村工作队与桑庄村党支部联合开展多次“党建+文旅”共建活动,先后到位庄乡南阳屯村、刘桥县委旧址、史庄镇西曹村、冯庄镇王井村等地参观学习脱贫攻坚工作先进经验,开阔视野、求取真经,树立信心、迎头赶上。
二、多元“造血”叩开生产致富门。
扶贫先扶“志”。桑庄村通过开展“三方见面会”、一对一、面对面等形式开展政策宣传、感恩教育,不断强化贫困户勤劳致富的主动性,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为进一步确保脱贫户收入持续稳定,享受政策15户脱贫群众与新乡市锦源化工有限公司签订了《获嘉县产业扶贫稳定增收项目合作协议》,为11户脱贫群众申报“2022年脱贫户流转土地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项目”,共流转土地43.01亩,争取补贴资金8602元,脱贫户收入持续增加。
扶贫还扶“技”。以提高贫困户素质为目标,一方面,利用以奖代补政策,鼓励贫困户大力发展产业。为鼓励脱贫群众外出务工就业,根据县劳动就业部门文件,积极为符合条件的脱贫劳动力申请优秀务工奖补政策。今年来,共为6人申报了优秀务工奖补资料,奖补资金7800元;积极组织“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班,为下步就业创业提供帮助支持。
三、倾力帮扶结出脱贫“幸福果”。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借势“五清五拆五整治”,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将基础短板转化为发展动力,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投资72.9万元道路硬化污水管网项目目前正在实施,规范设立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文体广场。完善了路灯、景观灯、文化广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开展了沿主干道房屋改造、文化装点、亮化绿化等提升行动,解决了出行不便、环境不佳、污水乱排等问题,使每条道路、每家每户都成为一道风景线,目前已完成弱电入地3000余米,自来水管道4000余米。
推动乡风文明发展。坚持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狠抓文明乡风建设,致力让“一时美”变成“时时美”,规范了村规民约,设立道德红黑榜、善行义举榜,积极发挥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坚持每年开展形势政策宣讲会、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文化体育等活动,引导树立了文明有礼、崇德向善、尊老爱幼、自强自立的村风民风,使群众的“脑袋”和“口袋”同时富起来。持续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十二项专项行动,入户走访详细了解掌握帮扶对象的家庭基本情况和享受政策等情况,重点开展特殊证件办理,住房安全保障、低保、特困供养和重度残疾托养兜底保障、安全饮水保障、控辍学专项排查劝返等行动。村内每年支出2000元为自建的盘鼓队、火龙队和舞蹈队定期举办文体活动,宣传本土同盟文化。
如今的桑庄村,条条水泥路阡陌纵横,座座新居拔地而起,辛勤劳作的村民脸上溢满了笑容,昔日的贫困村已经华丽蜕变,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