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独具特色,处处风景如画…近年来,照镜镇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挖掘本土特色资源,提升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发展特色产业,坚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探索出一条产业兴旺、集体增收、群众富裕的新路径,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乡村建设增添宜居底色
春天里,照镜人挥洒汗水,持续深入推进五清五拆五整治、三通一规范,拆除违建、硬化道路、铺设管网、植绿添绿、立面提升、打造节点……如火如荼,势将家园变个样。
“路边的小花池都种上了花花草草,出门就能赏花,环境美了,生活都提高了一个档次。”西仓村村民史阿姨在门口晒着太阳笑呵呵。
按照“一路一景、一村一特色”的理念,各村采取规划建绿、见缝插绿、应绿尽绿,通过特色品种栽种及绿色小景打造等方式,对村主次干道及林网进行绿化升级打造,力争实现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景、冬有韵美好愿景。目前已栽植各类绿化苗木10万余株。
“现在俺门口的小胡同也变成了水泥路,走到哪里都干干净净,车辆进出很方便。村里还在打造第二个小游园,环境比以前好得太多,我们感觉生活得很幸福!”桑庄村村民老窦脸上笑开花。
桑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照学介绍,今年2月以来,我村采取“机械+人工”集中攻坚,聚焦街巷硬化、污水管网、违建拆除等重点环节,坚持“群众参与、分类施策”,着力推动生态环境提升项目落地见效,切实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贠庄村、西彰仪村通过“3533”党群代表议事会,动员群众“自觉清”“自发拆”,统筹兼顾群众利益和难点阻力,一事一策,各个击破,形成党员干部群众齐心的强大合力。
目前已发动党员群众1500余人次,动用各类机械64台次,清理垃圾杂物159处,拆除私搭乱建、废弃建筑70余处,打造节点景观6个。
这个春天,行走在照镜镇各村,随处可见乡村新变化——美丽庭院、小花池、小游园、节点、文化墙、公厕各类基础设施项目等一应俱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金色花海铺就美好前景
来到照镜镇东仓村,只见平坦整洁的道路穿过村庄,农舍错落有致,村东油菜花田如同鎏金秘境,让人陶醉。村民或悠然漫步在油菜花海小径,或于国漫街区拍照打卡,尽情享受和美乡村建设带来的舒适生活。
春风作序,金浪翻涌。每年3月底4月初,油菜花海便迎来了一年中最绚烂的春日盛会。“去年俺村举办首届油菜花节,好多游客都来俺庄瞧了。今年小堂书记还弄了国漫一条街,更吸引人。能生活在这么美的地方,我们打心眼里感到骄傲!”东仓村的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言语间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自豪。
4月10日,油菜花海迎来了一群特殊游客——获嘉县职高学校全体师生前来研学,张同学笑着说:“老早就知道东仓村有国漫街区,特别想来打卡!今天可算遂愿了,跟同学一起打卡拍照,游花海、品美食、赏墙绘,挺开心!”
从最初的“整洁干净有序”到如今的“生态美丽宜居”,照镜镇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依托非遗体验、花海研学等农文旅融合项目,将绿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出一张张亮丽的文旅金色名片。
火辣产业释放强劲势能
谈及伯玉辣酱,照镜人无不耳熟能详。油烙馍裹上酱,咬上一大口,地道的风味便在舌尖散开,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下饭神器。现如今照镜人都知道,要想买好辣酱,就得去巨柏村。
走进巨柏村的伯玉食品厂,辣酱特有的香气扑鼻而来。“我们收购合作社及周边农户种植的‘神鹰6号’辣椒,沿用传统古法工艺,这样做出的辣酱,色泽红亮、香气醇厚,辣度适中,回味悠长。”巨柏伯玉食品厂负责人冯同新介绍道。
巨柏村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发展模式,注册“伯玉酱坊”品牌,投资80多万元,积极延伸产业链,提升辣椒附加值,实现了辣酱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2023年在“千年古县·和美获嘉”文化旅游活动中,“伯玉”辣椒酱获得“地方特色产品奖”。
辣酱厂不仅在产品品质上精益求精,还积极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通过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吸纳了50余人就业,带动800多户农户参与生产,人均增收5000多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与群众收入的双丰收。
此外,伯玉辣酱厂还与高校合作,引入先进技术,借助“一品一播”拓展销售渠道,搭建起科技交流与产业发展的新平台,进一步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
行走在宜居的照镜沃野上,忙碌而又和谐的动人景象随处可见,党员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在乡村振兴大潮的涌动下焕然一新。照镜正执党建之笔,饱蘸实干之墨,徐徐绘就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