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徐营镇围绕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建立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多元组织为核心,形成了共管、共建、共治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风民风持续好转。
“共管”搭建“连心桥”。突出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决策主体、执行主体、监督主体”,全面推行村务管理“四议两公开”,制定“小微权力清单”,接受群众监督,保障群众知情权。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孝善理事会”作用,修缮以农村移风易俗、环境治理、调节纠纷等为内容的村规民约,让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今年以来,全镇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呈现出矛盾纠纷调处率显著提高,信访案件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
“共建”谱写“好民风”。以培育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目标,常态化开展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评选表彰等系列活动,加大推进移风易俗、家风家训宣传教育力度,发挥“文化育人、道德管人、典型带人”作用,引导群众形成崇德向善之风、勤俭节约之风、文明健康之风。依托幸福积分,推行积分评比活动,以“小积分”带动“大文明”,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分制度和兑换标准制订的积极性。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5个,为乡村治理汇聚了强大的志愿服务力量。
“共治”筑牢“治理坝”。坚持不懈用法治思维武装群众头脑,不断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将法治元素融入“廊、亭、栏”等法治文化宣传阵地,让群众时时处处学法;广泛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充分利用“党员活动日”、村民代表大会等开展警示教育,通过以案示警、以案释法等,引导群众实实在在守法;全面落实“一村一警一顾问”制度,让群众在驻村民警和法律顾问的正确引导下合理用法,充分享受“法律大餐”带来的实惠。广泛发动群众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建立网格员队伍和群防群治队伍,通过“平安新乡”APP,实时上报社会稳定情况,及时处理各类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