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蔬采摘园间穿梭,在文人古迹中流连,在红色旧址中凝思,在绵延历史中神往。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期间,徐营镇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让我们点击回播按键,一起来回顾这个假期的动态。
2024年“五一”假期,徐营镇依托韩文公祠—妲己冢—修获武革命旧址—唐观小镇等特色文化资源串点连线开展系列活动,助推农文旅大融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档升级,让外地游客不枉此行,本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农文旅盛宴。据统计,全镇累计线下共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线上直播3万余人观看;果蔬采摘和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达10万余元,烟火小吃销售额达20余万。
寻觅徐营
活动前期,徐营镇党委书记祁廷梁化身“韩愈”,“穿越”千年,宣传推介家乡文旅活动,拉开了徐营镇五一文旅活动序幕。
4月26日上午,徐营镇在韩愈故居地宣阳驿西街村隆重举行了“千年古县•和美获嘉第二届文化旅游节暨韩愈故里分会场启动仪式”。活动当天吸引了万余名群众前来参观,看一看文人圣地、品一品文人风采。游客们跟随韩愈的生平事迹介绍,感受他传奇的一生。欣赏文人傲骨的同时,还可品尝宣阳驿特色产品—“古驿粮坊”,有小麦、玉米、大豆及黑小麦、绿小麦和低筋白小麦、糯小麦等特色农产品。
为提升游客参观体验感,在保护原建筑的基础上,对韩文公祠房屋整体进行了修葺完善;同时对相隔不远的妲己冢周边进行美化,绘制墙体画讲述妲己冢的故事由来。
五一期间,来自新乡市和卫辉、原阳等地的作家协会前来这里考察调研,了解妲己冢、吕尚冢的历史文化、保护建设以及发展规划,并对妲己冢、吕尚冢以及韩愈文化故里发展提出建议。
韩文公祠是徐营镇做精文化文章、打响文化品牌、擦亮文化名片的又一举措,进一步促进宣阳驿“古驿粮坊”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升。近年来,徐营镇大力实施文化旧址保护开发利用,挖掘本地名人资源,讲好本土文化故事,全力扩大徐营对外影响力。
红色徐营
今年“五一”假期,“修获武委员会革命旧址”持续升温,参观学习、入党宣誓.......这个红色旧址成了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大家在这里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记忆。
“强攻程封,解放徐营,智取中和......”在讲解员的绘声绘色讲解下,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深深地被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所感动。
“带着孩子一块来这看看,这些历史文物、照片的背后无一不彰显着革命烈士勇往无前、不怕牺牲的精神,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游客王先生说。
徐营镇立足红色资源优势,按照“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总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以修获武革命旧址为轴心,向望高楼狮口村“四十四团团部”旧址等红色资源延伸,推动红色旅游发展,让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乐享徐营
一日闲暇,赴乡村之约,静享“田”时光。“五一”假期,唐观小镇(东浮庄村)游人如织、人潮涌动。果蔬大棚里,一个个色泽鲜绿、圆润饱满的西瓜,一串串鲜红欲滴的番茄布满藤蔓,散发着诱人的果香。众多游客徜徉其间,体验采摘的乐趣。
游客们在唐观小镇走走逛逛,在“唐观下馆子”、“大唐欢乐园”、蒙古包、农耕体验园中感受松弛的生活,体会回归自然、互动参与的休闲乐趣,看高山流水、越时光隧道、品特色产品、诵千古华章、享大唐风华!感受唐观小镇的“诗和远方”。
美食一条街的空气中弥漫着各类烟火小吃的香气,香味诱人。烧烤、臭豆腐、喜饼等各种小吃都是这里的佼佼者,以其独特的口味和朴素的风格赢得了游客的喜爱。
近年来,为了让乡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徐营镇秉承“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理念,着力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将旅游特色化,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成功举办五一文化旅游节、丰收节,发展果蔬大棚种植,促进特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当地群众打开一条致富增收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