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营镇
徐营镇: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来源: 徐营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4-11-21

徐营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调解不缺位”,为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提供了强大动力。

多方联动聚合力,夯实基层治理“功能系统”。坚持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源头防控,针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重大活动和敏感节点期间维稳工作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传达学习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明确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目标任务。建立由镇机关领导干部、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网格员、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人民调解队伍,不定期召开综治维稳工作会议,统筹分析安全形势,分析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目前,全镇共有人民调解员70余名、“法律明白人”200余名,调解志愿者40余名,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紧盯苗头抓治理,建强基层治理“感应末梢”。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决策,早解决”,全面推行各类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网格排查防范机制,梳理摸排辖区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始终坚持把法治宣传贯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全过程,通过入户宣传等方式常态化推送法律知识,提升群众的法律素养和道德修养。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道德讲堂等阵地,开展普法宣讲、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不断增强群众遵纪守法意识,引导辖区群众通过正当途径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利益,从源头上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至目前,已开展普法集中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发放宣传彩页5000余份。

深挖细排清底数,做强基层治理“骨骼肌体”。建立矛盾纠纷多元信息反馈机制,重点围绕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政策落实等方面,常态化开展拉网式集中排查,对发现的矛盾风险苗头隐患和线索,按层级、分类别建立台账,确保情况清、底数明。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日常走访时第一时间发现群众需求、第一时间解决群众诉求,使矛盾“见之于早、防之于小、解之于芽”。对于不能“马上办”、需联合处置的问题,认真汇总形成台账,整合各方资源,通过“讲道理、讲公理、讲情理”,推动矛盾纠纷科学化解,用“亲情”“友情”“邻里情”,协同助力矛盾调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精准施策找突破,疏通基层治理“循环脉络”。认真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和根源,针对矛盾纠纷的不同情况,找准症结、因案施策、对症下药,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有效疏导群众情绪,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认真进行分析研判,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及时采取稳控措施,力求将矛盾纠纷稳控在一线,化解在基层,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至目前,共调解矛盾纠纷129起,调解率100%,有效防止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真正做到问题不激化,调处有温度,矛盾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