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庄乡
位庄乡:用匠心致初心 以传承致非遗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4-17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万千铁花冲破漆黑的夜空尽情绽放,像春风吹开了千树银花,又像满天繁星雨点般落下,是独属于华夏文明的浪漫和热烈,给天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传承千年的中式浪漫。打铁花,是中国民间习俗民间艺术中富有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丰富,很有特色。

在位庄乡后渔池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怀梦想、不畏艰难,自发组建铁花艺术团队,希望凭借自身努力将独属于华夏文明的浪漫和热烈传承下来。

“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大概在我五六岁的春节,父亲和几个叔叔伯伯在村里打铁花,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打铁花”,马金旺回忆道,“只见铁花飞舞,鞭炮齐鸣,铁瀑倒悬,金花四溅,场面十分壮观和震。于是我就有了想传承非遗文化的想法,想把这样壮观和震撼的场面带给所有人看。”

小时候的震,种下了一颗旺盛的“种子”。于是,马金旺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打铁花。勤学苦练之余,他还仔细琢磨着怎么把打铁花这项非遗文化发展壮大。他“呼朋唤友”、“召集人马”,短短数十天,已经成立了一个10余人的打铁花小团队,大家集思广益、开拓创新,不断精进打铁花技艺。众所周知,打铁花前,打花人需要穿上防护服,带上手套头盔,全副武装,为观众表演。尽管有时候格外小心,但是面对1600摄氏度的高温铁水,穿梭在铁花中的表演者难免有受伤的时候。队友孙志楠说:“打铁花有技巧的,击打的角度、力度都有讲究,铁花打的足够高,击散的铁水会在空中冷却,这特别考验团队的配合默契度,不然可能击不出铁水,甚至还有危险。”

作为存在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生命力的背后,凝结着非遗传承人的匠心,马金旺坚守初心,用工艺表演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见证铁水变烟花的奇观。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的马金旺已经小有名气,只要举办活动都会邀请他的团队演出。据了解,在后渔池范围内能熟练掌握打铁花这一技艺的有10余人,马金旺既是打铁花团队的组织者,也是技艺最高超的一位。看过马金旺表演的人介绍,他打出来的铁花,近看如泼金撒银、天女散花;远看似金蛇狂舞、闪电裂空;遥望如漫天星辰、红光映天,让人叹为观止。

为了更好地宣传家乡,在传承并弘扬非遗文化的同时,马金旺当起了家乡“宣传大使”,在参加各项活动之余,积极推介村里的高空杂技表演团,涵盖了高空自行车、走钢丝、高空飞人、魔术、喜剧、歌舞等内容,甚至远赴日本、拉斯维加斯国外演出,让这些绝技“一展风采”,获得了大家肯定和支持的同时,也让后渔池村搭上了乡村文旅这趟快车,进一步提升了后渔池村的知名度,助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当前“非遗+旅游”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下一步,位庄乡将继续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谋划“生态乡村+历史文化”的文旅产业发展布局,以即将到来的劳动节为契机,策划“五一奇妙游”活动,为大家带来丰富多彩的节目,进一步擦亮“位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