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在全镇开展“3533”党群代表议事会工作,组织各村认真学习《中共获嘉县委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行农村“3533”党群代表议事会制度实施意见》(试行),明确3个步骤,严把5个环节,落实3项监督,建好3支队伍,实现了常议事、议常事,常沟通、勤商量,破解了村内各项事务难题。
一是把握环节, 破解村内“百家事”
充分发挥各村网格员作用,每周对分包区域和联系群众进行走访巡查,搜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意见建议,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共性问题和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问题,明确专人负责收集村内各项事务整理议题。由村两委进行首轮讨论,确定上会议题并拟定初步方案。议题确定后进行两天公示,经参会人员充分酝酿后提交“3533”党群议事会讨论商议,共同研究解决方法,完善方案细节,明确完成时限和任务要求。会后建立工作台账,及时公示备案,由群众监督落实,重点工作督导专班跟踪问效。
二是紧扣需求,破解群众“切身事”
根据党员、村民代表、网格员围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矛盾纠纷等方面收集意见建议,村“两委”结合意见拟定议题,组织党员、村民代表、网格员召开会议,让干部群众公开议、公开评、公开定,切实办理了一批群众的“切身事”。后寺村收到村民代表反馈村内停车不便的问题后,迅速启动议事机制,组织召开了议事会,会议当场拟定了解决方案,不到1个月时间,清理空宅闲院4处、拆除残垣断壁100余米,修建了停车场2个、停车位44个,回应了群众关切,解决了停车难题。
三是巧借趁势,破解两委“头疼事”
建立《党群议事工作台账》,对收集的意见建议和拟定的议题进行详细登记和动态管理,并按照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逐一明确责任人和办结时限,确保“小事立即办、大事有序办”,切实做好“议事”后半篇文章。大洛纣村因村集体地承包费问题,导致群众意见大、干部急难愁,为此村“两委”组织村民代表先后召开3次议事会,专题研究承包费收取问题,最终68家承包户由原来每亩200元承包费提至每亩700元,既解决了收费难题,也维护了集体利益,还在村内树立了公平公正的良好导向。
四是有效衔接,破解集体“发展事”
在推进党群议事的过程中,始终围绕“既要让群众尝到甜头,也要让集体得到实惠”的目标,将党群议事与村集体发展有效结合,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也推动了乡村振兴迈出“一大步”。南关村开展党员议事会期间,组织党员、网格员、村民代表对举办古玩交流大会事项进行商议表决,确定了古玩交流大会的召开时间、地点。古玩交流大会的举办吸引了来自省内外3000余商户前来布展,3万余名古玩爱好者参与,成交额达180万元,实现由传统零售业向多元化发展的逐步转型;小西关村通过党群议事会施行村集体固定资产、资源统筹管理,成功招租村属商业用房,每年增加集体收入40万元。
截至目前,各村共收集议题51项,通过党群议事会解决21项,剩余问题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人,倒排时间节点,凝心聚力抓落实,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