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
“黑名单”与联合惩戒典型案例五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12-27

  为小利虚开发票 入黑榜追悔莫及

  “税收违法‘黑名单’太厉害了,现在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诚信纳税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税收违法的事坚决不能做!”近日,山东省税务部门对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的某化工有限公司进行回访时,其法定代表人韩某激动地说。

  蝇头小利酿大错

  十年前,韩某夫妇注册了某化工有限公司,在两人的努力打拼下,公司发展蒸蒸日上。2013年末,由于取得的进项发票较少,企业缴税压力增大,为了少缴税款,韩某便动起了歪脑筋,一时贪图小利,在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从青岛两家企业购买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虚假申报,抵扣销项税款。企业纳税申报数据的异常变化,很快引起了当地税务机关的注意,经过检查,查实了该企业虚开发票的违法事实,并依法将该企业纳入税收违法“黑名单”,推送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惩戒。

   失信之后寸步难

  自从上了税收违法“黑名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处处受限。企业纳税信用等级降被为D级,领用发票限额限量。该公司在当地的合作伙伴纷纷撤出,一时间经营惨淡。好不容易托人联系到外地企业,但在交易时,购货方发现其被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税收诚信不高,立即终止了合作关系,并明确告知韩某“绝不与诚信不高的企业合作”。与此同时,工商部门收到联合惩戒案件信息后,将该企业纳入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作为异常企业管理,加大抽查频次和监管力度。2016年,企业到银行申请办理贷款业务时,银行信贷经理发现企业属于税收违法“黑名单”企业后,告知其税收违法行为已经被纳入银行征信系统,再次吃了闭门羹。该企业因为税收失信,尝到了处处受限的恶果。

  诚信经营路方宽

  为走出税收违法失信的困境,该企业着力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按时足额申报纳税,并时常主动进行纳税咨询,不断改进财务税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地税务部门也定期上门对其进行纳税辅导,帮助规范企业核算管理、申报纳税、发票开具等行为,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韩某说:“以前不懂法一时糊涂,给企业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我们悔不当初,今后一定守法经营、依法纳税、踏实做人,把损失的税收信用弥补回来!”

  点评:税收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违法“黑名单”及联合惩戒制度是税收信用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严格落实税收违法“黑名单”及联合惩戒制度,不断促使企业树立和强化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观念,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