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获嘉县:科学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09-01
获嘉县:科学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获嘉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永记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获嘉县围绕如何推进人的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前段时间召开的2014年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获嘉县作为代表新乡市参会的唯一县市,随同市政府一并参加,并与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就城镇化问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受到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

  坚持规划引领,科学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按照城乡统筹、全域推进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核心、以产业为支撑的要求,编制完成了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实现“四规合一”,科学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亢村镇为副中心,带动镇区、产业园区(农民创业园区)、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立足现有区位交通、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导向,构筑“两城、两镇、三轴”的城镇空间布局体系;优化城镇发展规模,根据人口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城镇体系规模分为20万人、1万~2.5万人、0.5万~1万人三个等级;优化城镇职能结构,按照县城、示范中心镇、重点镇、一般镇的发展结构,明确城镇职能分工,促进城镇职能体系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坚持拆建并重,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围绕以人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按照县城区提升品位、镇区加快开发、社区拆建并重的要求,坚持拆建并重、突出拆旧、以拆促建的思路,统筹推进县城区、镇区、新型农村社区协调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促进人口规模集聚。一是做强、做大县城。把县城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城带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实现人口规模集聚的主载体,启动实施县城3年建设计划和3年提升计划,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创新管理,强化县城区集聚带动作用。县城区规划面积达24平方公里,建成区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7万人。二是加快旧城改造。把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作为促进县城内涵式发展的主攻方向,按照“产业集聚、建设集聚、人口集聚、功能集合”的要求,推动城镇转型升级,提高县城区承接中心城市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已启动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4个,新启动岳庄村等村庄改造项目7个、节点改造项目6个。三是重点开发镇区。把镇区建设作为现代城镇体系建设的主阵地,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居住和服务功能,吸引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向镇区集聚,实现与县城区的协调联动发展。引入大产权开发模式,在建商品房92万平方米;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市政“七项”设施建设,完善公用配套“七有”标准建设;加速膨胀镇区规模,建成面积达12平方公里,新增3.6平方公里,新增入住人口1.6万人。四是推进新型社区。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围绕“县城区、镇区、产业集聚区”三个重点区域,突出“整村拆迁、集中连片拆迁、旧宅拆迁”三个关键,强化“组织领导、规划管理、督查考核、严格奖惩、资金整合”五项措施,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就近就业。累计完成投资28亿元,建成住宅面积240万平方米,入住农民8400户;拆除旧宅9800户、8000余亩,腾退土地4000余亩,节地率50%以上。

  坚持产城相融,着力增强新型城镇化可持续性。坚持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并重并举,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加快服务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实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就地城镇化。首先,新型工业化带动发展。在县城区、镇区周边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坚持“培育支柱、多业并举、膨胀总量”的理念,优化调整布局,明确主导产业,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去年在全省产业集聚区考核中,该县产业集聚区绝对量指数排位上升为第109位、发展指数排位上升为第23位。在镇区、新型农村社区周边规划建设农民创业园,实现居住与就业的同步到位。其次,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突出发展物流产业,实施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战略,着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加快城市中心商务区规划建设,推动综合化、高端化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7%。最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坚持农业产业招商与二、三产业项目招商齐头并进、同等推进,加快发展品牌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高端农业,实行示范园区带动、龙头企业拉动、新型组织推动、服务体系联动,积极稳妥促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发展模式加快转变,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和农民转移就业创造良好条件。累计发展经济作物10.2万亩,实现土地流转7.8万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59家。

  坚持机制创新,切实转变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等问题,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为转变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一是完善政策支撑,特别是在税费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用地安排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二是盘活土地资源,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强力推进旧村拆迁复垦,大力置换用地指标,腾出建设用地发展产业、农民创业园。同时,将腾出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和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在市土地指标交易平台进行挂牌交易,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三是多方筹措资金,坚持渠道不变、用途不乱、集中使用、打捆投放的原则,全面整合道路、供排水、教育、卫生、农业产业化等基础配套项目资金,向城镇集中投放,有力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经营与融资联动机制,运用BT、BOT等模式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政府融资平台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四是创新推进机制,成立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指挥长的城镇化建设指挥部,包乡镇领导任分指挥长,有关职能部门抽调专人一对一服务;所有相关职能部门出台城镇化建设支持政策,明确具体支持服务内容;组建乡镇国土规划所,国土规划合署办公。按照党群部门包软村、政法部门包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城建部门包社区重点村、涉农部门包农业特色村的原则,实施联乡包村工程;公开选拔县直单位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侧重抓城镇化建设,加力助推城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