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的反诈条幅
菜市场里的反诈标语
外卖上的反诈小提示
还有一系列反诈视频和反诈海报
看了!学了!也记住了!
为什么还是会被骗?
难道你真的是“易受骗体质”?
1 过于自信的人 2 涉世不深的人 3 缺乏辨别能力的人 此类以年长者居多,他们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却逐渐与网络信息时代脱节,但还往往听不进其他人的劝解,轻易相信其他说客,执意在一些虚假投资平台进行投资。有些人热衷于购买保健品,连子女都无法劝阻,最后耗尽毕生积蓄。 投资理财诈骗、保健品诈骗等。
01 贪念 大部分的电信网络诈骗是利用人的贪念实施成功的。 施以小利,诱骗上钩,放小抓大,最后拉黑走人。 网络贷款诈骗:以无抵押、低息、放款快,让你觉得仿佛天上掉馅饼一般,逐步按照对方所说的去操作,最终越陷越深。 02 恐惧 诈骗分子利用人的恐惧心理实施诈骗。 利用身份信息,加以威胁,诱骗转账,删除拉黑。 注销校园贷诈骗:骗子常常这样恐吓受害人——“如果不注销贷款记录会影响征信,影响未来贷款买房、买车”,最后诱骗其一步步进行转账操作。 03 不谨慎 “粗心”,转账汇款不经过任何核实。 骗子冒用“熟人”头像和昵称,在QQ(微信、支付宝)上用各种理由和方式诱导转账。 冒充熟人诈骗:“熟人”包括领导、老师、朋友等,对于此类诈骗,骗子最怕你进行核实,会不断地催促你,说这件事很急,要马上办,就等着你的一个“不谨慎”。 解锁受害人的心理历程 01 网络贷款诈骗
02 网络刷单诈骗
O3 “杀猪盘”诈骗
04 冒充公检法诈骗
看看
这一环扣一环的套路
就是为那些
有贪念、恐惧、不谨慎的人
挖好的陷阱
所以
反诈宣传时间到
不听不信不转账
最后 “国家反诈中心”APP 一定要安装、注册、开启来电预警功能 擦亮眼,绷根弦 防诈骗,入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