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
获嘉历史(一)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03-02
现获嘉县域,隋朝以前曾有宁邑、修武、南阳、南修武、修武郡、殷州等称呼。宁邑,上古属冀州,此称有两个时期,一是上古延续到商朝结束,即公元前1046年;二是东周之春秋前期,即公元前770~635年之间。邑治在今获嘉县徐营镇宣阳驿村。修武,西周立,此称有两个时期,一是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后,治所在今获嘉县徐营镇宣阳驿村;二是秦王赢政26年(公元前221年)完成国家统一后,治所在今获嘉县“南阳故城遗址”。南阳,始启于春秋僖公25年(公元前635年)的晋国,治所在今获嘉县“南阳故城遗址”。南修武,北魏孝明帝孝昌2年(公元635年)立,治所在今获嘉县徐营镇宣阳驿村。获嘉,五易其地,始立于西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治所在今新乡县张固城村;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太和23年(公元499年)再立,治所在今新乡县古县城;在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三立,治所在今辉县市“共城故址”;在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四立,治所在当时的南修武县城,即今天的徐营镇宣阳驿村;到唐朝盛世贞观13年(公元639年)的“贞观之治”五立,县治所从宣阳驿村搬迁至今获嘉县老城。


    今之获嘉,非汉武帝所立之获嘉,古有“宁”、“修武”、“南阳”、“南修武”、“修武郡”、“殷州”等称呼。获嘉不但称呼之多,而且治所迁徙频繁,堪称历史之最。作者查阅了县档案馆馆藏各个时期的大量档案和资料,旨在考证获嘉诸称的时期及其地理位置,现纂之以飨读者。


一、称“宁”的时期及其地理位置
     今获嘉地称“宁”的时期有两个。第一个时期是上古至商朝结束,即公元前1046年以前。民国24年《获嘉县志》载:“获嘉县其地在上古为宁邑,属冀州”。《一统志》载:“今获嘉县治,即古修武,亦即宁也”。民国24年《获嘉县志》 “获嘉县沿革表”中有,(获嘉)“上古,冀州宁邑”;“夏,冀州宁邑”;“商,冀州宁邑”;“西周,武王伐纣,勒兵于宁,改曰修武”。也就是说:今获嘉地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均称“宁邑”。
第二个时期是东周之春秋的前期,即公元前770~公元前635年之间。《获民国24年《获嘉县志》“获嘉县沿革表”中载有:(获嘉)在“春秋,卫并鄘,为宁邑,后名南阳”。《世本》、《姓纂》等书中都载有“宁氏出自卫国王室卫武公之后”。即卫武公姬和将其子季亹,封于宁邑,后代以其食采地“宁”为姓,遂有宁姓。卫武公在位55年(公元前812~前758),历经西周和东周两个朝代,东周开始时间为公元前770年。因此,卫武公封其子季亹,食采于宁的开始时间,应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58年之间。秦嘉谟《世本》卷六载有:“卫武公姬和生怀公姬季亹,怀公姬季亹生顷叔姬公孙,顷叔姬公孙生文仲宁跪……”。宁跪是以“宁”为姓的第一人,从季亹到宁跪已传二代,此时应是公元前700年左右。在公元前660年,卫国被翟国击败,宁沦为翟属地。公元前647年晋国灭了翟,宁又属晋国。《辞海》中载:“宁”的第6项释义为“古邑名,春秋晋地”。《中华小字典》中也载有“宁”的第2项释义为:“地名,春秋晋宁邑”。民国24年《获嘉县志》卷一地理载:“(获嘉在)春秋、战国,亦曰南阳” 。《左传》:“僖公25年(公元前635年),晋侯朝王,请隧弗许。与之阳攀、温、原、攒茅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杜预注:晋山南河北,故曰南阳”。也就是说在公元前635年,“宁”更名“南阳”。因此,春秋时期的“宁邑”到公元前635年结束。
今获嘉地称“宁邑”的治所位置也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在获嘉县张巨乡西1公里的“齐州故城”。河南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在“齐州故城新说”一文中称:齐州故城,应为先秦时期的“修武”。“修武”是西周时期,依据“武王伐纣,勒兵于宁,更宁曰修武”而来。郑杰祥“释商”一文中也说:“修武在商代原称宁,西周初改称修武”。因此说,“齐州故城遗址”应是在西周“更宁曰修武”前的“宁邑”邑治。

    另一说是在今获嘉县城西南15公里的徐营镇宣阳驿村。《史记·高帝纪》载:小修武注:“晋灼曰(小修武)在大修武城东”。清道光20年(1840年)《修武县志》整理本载:“其曰城东,则相去甚近。今县东边境宣阳驿五里有小修武城。密迩获嘉”。这就是说小修武在大修武城东,且相距很近只有5里。《魏书·地理志》载:“南修武有宜阳城”。民国24年《获嘉县志·卷四建置下》整理本第173页对“南修武有宜阳城”的说法有一“按”,“按”中说:“吴城,宜阳城,就《水经注》考之,吴城在今刘桥之侧。宜阳城‘宜’字或为‘宣阳’之讹。晋河内太守阮德如答稽康诗有‘夕宿宣阳城’句”。清道光20年《修武县志》整理本第23页,载有阮德如对诗句“夕宿宣阳城”的注释为:“宣阳城在小修武西”。接着又载:“然则宣阳城当即大修武,而南修武也即大修武也。本秦县治,故汉、晋因之。……然则殷、周、春秋、战国之宁,秦之修武、皆在此地”。这就是说今徐营镇宣阳驿村就是古宁邑邑治。
笔者赞同后者说法,宣阳驿在清朝道光年间归修武县管辖,在民国时期,该村为武陟、修武、获嘉三县所辖,地方志记地方事应为不诬。现在宣阳驿整个自然村全归获嘉县管理,且在宣阳驿西街村路北的“观音堂”院内,保存有清朝道光20年修武知事淄川冯继照所立的“秦汉间大修武城故址”残碑一幢,碑正面右侧有序文,文中称:“汉高帝封都尉魏遬为宁侯,驻守大修武城时,高帝命魏豹挂帅与项羽大战于荥阳。兵败。幸而,韩信用金蝉脱壳计,救高帝出城皋,渡河奔大修武城,并宿在此城东五里小修武城。……”。更巧的是该碑与道光20年《修武县志》均出自知县冯继照之手,文、物相照,历史真实准确,立碑、修志都是为了达到存史、资治、教化的目的。该碑是现获嘉境内发现的唯一的、最有力的物证。


二、称“修武”的时期及地理位置
    今获嘉地称"修武"的时期也有两个,第一个称“修武”的时期,是在武王姬发伐商建立西周王朝之后。商、周断代是在公元前1046年,即商朝灭亡于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因此,宁更修武的时期应在公元前1046年以后。虽然,在西汉时期,韩婴撰写的《韩诗外传》中称“武王伐纣,到于邢邱,盾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惧。召太公而问之,曰:‘意者纣未可伐乎’?太公对曰:‘不然,折为三者,军当分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洒兵也’。乃修武勒兵于宁,更名邢邱曰怀,宁曰修武”。但是,武王不可能立即把“宁邑”更名“修武”。因为,武王当时只是伐纣的一支起义军首领,还没有资格,也没有功夫去更改地名。“勒兵于宁”对于武王伐纣能否成功,意义十分重大,如若不是“盾折为三”,不是“天雨三日不休”,武王能否在此“修武勒兵”,能否在此“誓师同盟”就另当别论了。牧野大决战的结果是“伐纣”,还是“被纣伐”,也会有两种可能。因此,武王克商建立西周后,更“宁”曰“修武”就顺理成章了,修武县治就设在原宁邑邑治,即今获嘉县徐营镇的宣阳驿村。
第二个称“修武”的时期,是在秦王赢政26年(公元前221年)完成国家统一后,治所在今获嘉县城西“南阳故城遗址”。晋裴驷《集解》徐广曰:河内修武,古之南阳。秦始皇更名。《卫辉府志》:获嘉县,秦修武县,三川郡地,属卫州。《晋书·地理志》亦称:“修武,晋所启南阳,秦改名修武”。张新斌“‘宁新中’地名与地望考辨”一文中曾说:“今获嘉县城小西关有南阳故城遗址,其附近常有汉墓出土。所以,宁与南阳在战国时为二城,其中南阳城在秦时方改称修武”。张又在“获嘉‘齐州故城’新论”一文中说:“秦始皇时正式立修武县,县治设在先秦时的南阳城”。

三、称“南阳”的时期及地理位置
    今之获嘉称“南阳”是在春秋时期僖公25年(公元前635年),晋国始启的“南阳”。魏郦道元《水经注》:修武故宁也,亦曰南阳矣。民国24年《获嘉县志·地理》整理本第40页载:(获嘉)春秋、战国亦曰南阳。《左传》:僖公(晋侯司徒谥僖公)25年(公元前635年),晋侯(晋文公)朝王,请隧弗许。与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杜预注:晋山南河北,故曰南阳。《汉书》注:应劭曰:晋始启南阳,今南阳城是也。秦改修武。1986年版《修武县志·历史地理》第58页载:周襄王17年(公元前635年)将阳樊、原、攒茅之田赐给晋文公,包括修武,改名南阳,属晋国,。晋分为韩、赵、魏三国,修武属魏,仍名南阳。周赦王42年(公元前273年),秦魏战争,魏败于秦,割南阳与秦以和。秦统一天下后(公元前221~207年),实行郡县制。原分天下为36郡,后扩大为40余郡,郡下统县,从而形成郡、县二级地方政权。复改南阳为修武县,属三川郡管辖。民国24年《获嘉县志·地理》载:秦一天下,立修武县。又载:南阳故城,在县西二里,今名南阳屯。据《世本》载:公元前635年,是春秋时期周襄王姬郑17年,也是晋文公重耳2年。这就是说,今之获嘉在春秋时期周襄王17年,或说晋文公重耳2年开始称“南阳”,到秦统一天下称“修武”止。当时的南阳县城在今天的“南阳故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