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
获嘉姓氏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03-01

获嘉历史悠久,有些姓氏和古地名、历史人物有关。尽管这些姓氏的来源和姓氏著作上说法不一,但一个姓氏的来源不应该是唯一的。起源于域内的姓氏有14个。

樊 
        樊姓来源之一是出自姬姓,是用封地为姓氏的。周朝时,周太王儿子虞仲的支孙叫仲山甫,是周宣王的卿士,辅佐周宣王治理国家,出现了“中兴之治”。周宣王把仲山甫封为侯爵,所封的领地是樊,他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樊”作为姓氏。这里的“樊”应该是获嘉县的古地名阳樊。“樊仲山之所居,故名阳樊”(民国《获嘉县志》)。照镜镇樊庄村在古阳樊的位置,这里的樊姓应是樊仲山之后,是起源姓氏。该村樊氏已知23世,有500人。和修武县墙南村樊氏同宗。获嘉樊姓除樊庄外,另有西仓900人,南屯126人,后寺70人,丁村160人,大西关24人,这几个村的樊姓是明朝以后迁入的。


        阳姓来源之一是,周景王封他的少子于阳樊。后来,周景王少子的后裔因躲避周朝内乱,到了燕国,就用原来封地名阳樊中的“阳”字作为自己的姓氏。《水经注》引用《阳氏谱·序言》中记:“翁伯是周景王之子,食采阳樊......因阳樊而易氏。”“修武有阳樊”(《后汉书·郡国志》),古修武今获嘉也。“阳樊在县北”(民国《获嘉县志》)。距县城东北5公里的樊庄,15公里的南樊村、东樊村、西樊村,都在县北,“必即古阳樊也”。阳姓和樊姓的来源都和古地名“阳樊”有关。获嘉无阳姓后裔。


        “蒋国西周封置,初在今河南获嘉县”(《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后人以国名为姓。“蒋姓于秦朝时就在蒋村、高庙一带居住”(《获嘉县地名志》)。公元前206年,刘邦和项羽曾在此地打仗,修筑祭天庙台。现高庙仍有蒋姓20多人,只知是古姓,世系失传亦无家谱。所以蒋姓发源地就是现在蒋村和高庙村所处的位置。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伯贲的大夫,因犯罪被杀,其子贲皇逃亡到晋国,晋国国君便把南部苗邑封给贲皇作食邑。从此,贲皇及其后人便以城邑为姓,贲皇还自称“苗庄王”,在此筑城,繁衍生息。从历史地域而言,春秋时,现在的获嘉县境正是属于晋国的南部地区。今存于张巨乡政府西部一公里处的“齐州故城”遗址,前身正是“苗庄王城”。和苗庄王城有关的古迹有三处。苗庄王冢,在古城东北三公里处(张巨乡范庄村北),该冢多次被盗,但遗址尚存。香山寺,地址在紧靠苗庄王冢之南,据口碑称是为纪念苗庄王的三闺女(三皇姑)于元代所建,“文革”被毁,今又重建。白雀寺,地址在古城东北的大清村,据口碑称,苗庄王的三闺女曾在此出家,现寺已不存。“苗庄王”的后裔,是苗姓起源的其中一支。


        “苑”字,词书上解释为:古代养禽兽、种花木的场所,多指封建帝王游乐、打猎的园林。春秋时,获嘉有“苗庄王”。口碑称,其有一处种花的地方,即是现在的“陈庄花园”,种花人叫“苑工”,其后裔以职业为姓,此村苑姓人从古至今都种花。苑姓世系失传,已知28世,以苑世松为始祖。陈庄有211人,东张巨有300人。古代有举人、岁贡。

宁  
        宁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西汉《急就章》一书上,已列为汉代常见的姓氏之一,宋代编的《百家姓》中列为第241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中被列为187位,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5%。《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宁姓名人28例。宁氏起源之一就是源于姬姓,周武王(姓姬)灭商之后,分封姬姓诸侯,武王封他的弟弟康叔于卫(今河南濮阳一带)建立卫国。其后裔有卫武公,武公子季亹,被封于卫地宁邑(在今河南省获嘉县一带),其后裔以封地为氏,遂有宁姓。姬姓宁氏是黄帝后裔,周文王是其远祖,宁氏先祖为康叔,始祖就是季亹。其墓在获嘉县李村东500米,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宁家房产文书在获嘉县档案馆保存。宁氏远祖武王伐纣“勒兵于宁”的古迹--同盟山,在获嘉县城东北二公里处,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宁”字命名的地名古今都有,如中和镇前五福村东地有古“大宁城”,程遇村有“崇宁寺”,县南有“宁南中学”。所以中国宁姓研究会,确定宁氏祖根地在河南省获嘉县。
因战乱和自然灾害,宁姓迁往山西省的较多。明朝以后,迁回来的有:宁登仕、宁登堂,从山西省陵川县迁距获嘉县城西北二十多公里王敬屯村,有700余人。宁宏基,明初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居洛阳地区,分布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洛宁、鲁山、卢氏等七个县。除河南省、山西省以外,迁往吉林省、辽宁省、陕西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海南省、台湾省、香港和马来西亚等地的宁姓也很多。


        职姓是一个小姓。宋代编辑的《百家姓》中无记载。职氏是用官职作为姓氏的,起源于周代。有一种官职名曰职方,是夏官的属官,掌管地图和四方交纳的贡品。职方官的后代有的就用官名“职”作为自己的姓氏。“周礼有职方氏,其后因官为氏。望出山阳”(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冯庄镇职王村职氏家谱中记载,职姓就起源于获嘉县职王村和温县西林肇村。始祖是汉朝山阳令职洪,从汉朝以来就居此地,宋末黄河两岸交兵,避难洪洞。明朝洪武年,又各归原籍。家谱上还记载,职姓除“职”字外,又有智、只、直、郅等字,异字而音彷佛者,仍是一本之根,都与职姓同源。
职贵是明朝以来获嘉县职王村职姓的始祖,生四子:复初、泰初、三老、景初,以四子为宗,分别称北、东、西、南老四门。历27代,有5300人,分布:县内有职王村、职庄、屯街、杨刘庄、田楼、城关二街、四街、新城、东永安、黄堤、前小召、后小召、前五福等,迁到外地的有:武陟县小徐岗、刘庄、杨洼、岗头,辉县靳村和裴翠营,南阳县大石桥镇郭庄村,方城县刘沟,太康县清集乡土小张庄,湖北省汉口市罗家墩。职姓的历史人物:民国《获嘉县志》记载有8个举人,24个贡生,仕有通判、知县等。现代有副高级以上职称者38人,副县级以上职务者10人。职姓家谱于明朝崇祯六年(1633年),由九世祖职鸣皋创修,续修10余次。职氏宗祠于清朝道光四年(1824年)创建,1993年又扩建。清朝修建的家法堂,保存有两处。明清时的坟墓和石碑尚存。职姓的传说故事流传较广。辈字:13至17世,树、□、铭、光、立、18世其、允、志,19世心、怀,20世永、恒、保,21世、彦、世。22世至41世,承、统、明、启、训、建、勋、业、杨、显、久、远、和、中、济、平、安、福、禄、延。

征 
        据口碑资料称,征姓是清朝重臣曾国蕃的后代,因避祸而改姓征。征氏祖坟原在十里铺村西北,距村有一公里。 获嘉征姓,现居县城东城后村,知8代,有106人。


        据河南省姓氏专家研究,因周武王庙在获嘉县,周姓一支起源于此。太山庙村周姓,宋朝以前就在此居住,属获嘉县土著姓氏,应是此支。

张、可、王、冯、石   
        五姓为蒙古族,始祖均为睿公,原籍辽宁省辽阳市。其先祖于元朝期间进入中原。1368年元朝灭亡后,睿公无法迁回故乡,便归顺了明朝。后在百沟河大战中建立功勋,被封为世袭百户官,在大洛纣村屯田,睿公死后就埋葬在该村东地。明弘治十四年(1502年),明孝宗皇帝诏告天下:凡是归顺明朝的少数民族,必须改称汉族百家姓姓氏,否则一律斩首。睿公的儿子用公有五子,分别改姓:哈利改可姓、哒礼改王姓、忽泰改冯姓、失月改石姓、把都改张姓。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大灾,弟兄分散,王、石下落不明。传说王姓迁南阳,后裔七、八千人。在获嘉定居的:冯姓仍居大络纣,历13代,有60人。张姓迁陈孝村,历13代,有768人。可姓迁狮子营,历13代,1589人,有迁滑县张营村者。1986年2月,县政府落实民族政策,印发获政〔1986〕6号文件,住在获嘉县三个村的冯姓、张姓、可姓全部恢复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