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
杜官滩马皮舞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4-20

获嘉县徐营镇杜官滩村的“马皮舞”,是一种全国罕见的、具有独特艺术形式且别开生面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始于明,盛于清,在民国时渐入湮境。以前有“耍马皮”“神马皮”之称。现在称“马皮舞”者居多,又称“巨鞭马皮舞”“金龙马皮舞”。

“马皮舞”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据杜官滩村的杜氏族谱记载,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精通“大洪拳”的杜氏先人杜昆率杜氏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至获邑之南,将拳艺传于后裔。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461),豫北大旱,飞蝗满天,颗粒无收,哀鸿遍野,因杜氏族人精通拳术,一些人便以武求生,沦作响马,祸害百姓。后来为镇住族人作乱,使族人归顺民意,不再祸害人间,杜氏在村西各修一座五道庙和牛王庙。庙修成后,杀马祭天,表示上天已收响马归天;并将马皮割为条缕,制成长鞭,赐名“金龙马皮鞭”。在表演鞭技时,间以独特的舞蹈方式,祈求上苍显灵,鞭挞邪恶,匡扶正义,这奇特的家规寄望杜氏后人做于国于民有用之人。这就是“马皮舞”的渊源。

从具体表演形式来看,“马皮舞”实际上是一种独具风格的民间舞蹈形式。它以“钉马祭天,皮革制鞭,武舞兼备”为特点,其主要道具是一根马皮编制的长达七米的软鞭。表演时一人居中,展挥重约30斤,长7米的巨鞭,八人扮马绕圈作舞。扮马者身背“将架”,“将架”上披红挂绿,并缀有数枚铜铃,叮当作响,意为“响马”已改邪归正。“将架”上描绘刘备、关羽、张飞、孔明、黄忠等诸将图像。

古时候演出“马皮舞”,在掏花过门时,执鞭者每甩响鞭,都要首拜刘备,次拜孔明,再拜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后随时代变迁,演出中取消了“拜将”形式,而以巨鞭武技和扮马将架(墙队)武技相结合。传统表演中墙队以大跑为主,颇耗力气;现代表演在跑动的基础上填入步法和手势(如藏式舞步节奏、锣鼓节奏、踢踏的振步节奏等形式),表演起来,既节省体力,又节奏灵活鲜明,具较强的可观赏性。

“马皮舞”的主要道具有山麻大鞭(长约7米,外编山麻,内包长约3米的棕绳,呈龙形。鞭重约17~20公斤)、春秋大刀、拦棍、钳架(木制),其中钳架上缀有铜铃,因为“王爷”是神灵的附身,所以不穿鞋子,这是从明朝就开始传下来的规矩,“通天者无履”。  

“马皮舞”的表演种类非常多,包括“虎步登山”“青龙甩尾”“缠头过顶”“雾中霹雳”,以及刀技“回首望月”“关帝亮相”“鹰击长空”“麒麟踏雪”等,具有典型的民间武术特色,没有相当造诣的武者很难做出这些动作。而“王爷”的扮演者,更是必须身怀武功,挥动20公斤的山麻大鞭气不喘心不跳,鞭子指到哪儿打到哪儿。  

现在的“马皮舞”已经演变成为一种集武术和舞蹈为一体的民间艺术表演。“武舞相融,武舞兼备”是它的基本特征。

1983年,“马皮舞”被专家确定为全国惟一、获嘉县独有的民间舞蹈形式,具有特殊的表演风格和重要的文化价值。2004年, 新乡“马皮舞”被列为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一批名录。2008年12月被授予“新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入选“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省文化厅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