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获嘉得名(2)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2-01

(二)始皇平越,赵佗建国
    南越即五岭以南的广大地方,大禹分九州时称为扬州,因当地人称的发音是,故称之为南越,又因族群众多,故也称百越。在中国历史上,南越范围包括了今浙江和福建的一部分、广东、海南、广西的大部分和越南中北部。《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现在越南的河内)至会稽(浙江绍兴)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话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六国,登基称帝,完成了统一中原的大业。之后,稍事休整,继续开疆扩土,燃起了北讨匈奴、南平百越的战火。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一味逞强,滥杀无辜,遇到当地人的顽强反抗,被越人杀死。于是,秦始皇又任命任嚣为主将,赵佗依然为副将,率领大军继续平定越地。在赵佗的极力建议下,任器采用剿抚并重的战略,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前214年将岭南地区划进了秦帝国的版图。为加强在南越地区的统治,秦王朝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以南海郡节制三郡,以番禺(今广州)为南海郡郡首,以任嚣为郡尉,统管三郡的政治、军事、监察。南海郡下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因龙川(即今之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故委赵佗任龙川县令。
   这个赵佗说起来可不是一般人。原来他和秦始皇是一家人,也姓嬴,河北正定人,属于秦朝的宗室将领,年仅21岁就被任命为副将,屠睢阵亡任器继任,他仍为副将。他还是个寿星,活了103岁(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因为是个寿星所以几个儿子都早他先死了,只好由孙子继他的位。他才能卓著,年纪轻轻就展露出高超的政治才华,主政龙川县后,24岁的他在龙川筑城辟地以为治所,既致力防范越人反抗,又推行和辑汉越方针,极力安抚越族;同时劝导士兵在当地养儿育女,促进汉越同化;并上书始皇帝,从中原迁人50万至南越,加强民族融合,传播中原文化。由于政策对路,赵佗主政期间,龙川县政通人和、百业俱兴。
   就在南越国蒸蒸日上的时候,中原却乱了。先是始皇帝驾崩,后是二世和赵高疯狂屠杀皇室,接着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一时间,秦帝国风雨飘摇,一片混乱。任嚣敏锐的察觉到了即将发生的社会变革,但此时他已年老体弱、来日不多。于是,弥留之际他将自己的老部下、皇室宗亲赵佗召来,向他阐述了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来建立国家,抵抗中原各起义军队侵犯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了赵佗的高度赞同。于是,任器当即向赵佗颁发了任命文书,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不久,任嚣去世,赵佗成为南海郡尉,于是他按照预先计划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严防中原起义军进犯,并趁机将南海郡的官吏全部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206年,秦朝灭亡。前203年,趁着刘邦、项羽在中原地区混战之机,赵佗起兵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起了南越国,并自称南越武王。这就是南越国的由来。
   南越国建立后,赵佗便在南越大力推行其和辑百越政策。具体来说:一是尊重越人习俗。赵佗不仅带头尊重和顺从越人风俗习惯,还公开宣称自己是蛮夷大氏老,并且脱掉正统官服,穿着越人服饰;二是鼓励汉越通婚。赵佗要求王室从自身做起,带头与越人通婚;三是有限度的实行越人自治。在部落势力很强的地方,赵佗因地制宜,封当地首领为王,并经常送礼物以笼络人心,起到安抚作用;四是使越人参政。赵佗意识到,中原人统治南越地区,时间一长必会与当地的越人首领发生利害冲突,这对南越政权无疑是一种极大地威胁。认清这种形式后,赵佗注意吸收当地有威望的越人首领参与政权管理。总之,赵佗和辑百越的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南越国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越人始终没有反叛赵氏王朝的举动,足以看出赵佗政策的有效性。吕嘉,就在赵佗这一大政策的环境下脱颖而出的杰出越人领袖。